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正确塑造和提升高校教师社会形象的对策
 
更新日期:2019-11-27   来源: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社会层面1、政府应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有效监管。前面提到,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政府对自媒体的管理已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媒体

 
(一)社会层面
1、政府应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有效监管。前面提到,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政府对自媒体的管理已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媒体不再是法外之地。当下,网络主管部门应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举措,加大依法管理、依法治理互联网的力度,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对一些屡教不改、扰乱正常秩序的自媒体违规行为务必从严查处,使依法严格管理自媒体成为常态。
2、落实网络实名制。尽管网络实名制一直备受争议,但在笔者看来,正是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才使得不良信息发布者有肆无恐。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那些别有用心者起到约束作用,让他们在发布未经核实的负面消息时有所顾忌,对触碰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心存忌惮。实名制是互联网发展走向理性的重要保障。
3、强化自媒体平台道德自律,做好自媒体舆论引导。一是引导行业道德自律,特别是在自媒体平台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官方自媒体的道德自律。官方自媒体信息来源广泛,信息的真实度和公众的信任度较高,它们发布的消息对网络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较易左右公众的舆论导向。政府要综合运用多措施,特别是通过与自媒体有关的行业协会来引导专业媒体的道德自律,真正让专业媒体起到报道真实信息,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二是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的道德自律。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政府应对其加强道德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在崇尚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舆论后果,不能发布未经核实的、夸大其辞的不实信息,更不能助推某些虚假信息的肆意传播。三是引导网民的道德自律。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非实名制让公众容易存在侥幸心理,这就容易引起自媒体平台道德自律的缺失。政府应引导公众树立这样的意识,即在自媒体平台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言论也会影响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和信誉,严重者,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强化这三方面的道德自律,有效引导自媒体舆论,才能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保障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得到公正、真实的呈现。
(二)学校管理层面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教师个体与学校管理层面都将要面对更多的问题。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与公众期望,积极应对自媒体,以此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1、强化师德教育。为规范高校教师的履行职责行为,自2011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多份文件规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提到了空前未有的战略高度。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养成,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师德教育应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师德教育的培训应制度化、长期化。要不断强化教师的价值引领,引导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定,将对制度的遵守内化为习惯。
2、完善师德考评体系。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能强化教师对师德观念和行为的重视,更好地实现师德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高校应加强规范和约束,建立专门的人手一册的师德师风档案。在教师聘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干部选拔等方面采用谈话、审查人事档案、走访、外调等各种方式,严把师德关,切实将师德“一票否决制”贯彻到位。要坚持教育培训与考评相结合,做好警示教育和预防工作,防微杜渐[4]。师德考评工作应与时俱进,注重问题导向,加强总结和探索,适时调整考评内容和考评指标,使评价指标体系清晰、准确和可测。
3、拓宽师德监督渠道。高校不能仅凭一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就轻易对教师的师德状况下结论,要善于综合分析各方面渠道所获得的信息。为此,高校可设立教师投诉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师德行为置于媒体、家长、学生、同行、学校管理层等监督之下,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学校应针对不同的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搜集信息、谨慎调查,还原事件真相,切实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
4、加强正面宣传。学校应与舆论媒体开展常态化合作,面向社会,面向家长和学生,加强对高校教师正面形象的宣传,改变舆论一边倒的倾向。充分发挥师德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师德典型。要善于利用教师节等节庆日、纪念日,通过电视、报刊以及网站、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大众对教师这一群体的认同感和美誉度。
5、建立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机制。网络信息时代,每一起负面事件的发生、发酵都具有鲜明的情绪性,如何避免负面事件朝着更恶化的方向发展,需要高校建立相应的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机制,管理层应具备相应的媒体公关意识。要想真正做好负面事件的处理工作,高校就应及时、积极地回应广大网民的质疑,在调查、处理事件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在第一时间公布调查与处理结果,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三)教师层面
身处自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应重视个人素质养成,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内在修养,在社会生活中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1、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传播知识与追求真理是教师职业价值的基本指向,高校教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内涵和要求,时刻谨记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实践中要对自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知识切实做到了然于胸,要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不断提高个人师德修养。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严格剖析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不断提高师德认识。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巧,在学术和教育教学上下苦功夫。
2、树立公关意识,积极应对自媒体。高校教师在坚持完善自我、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同时,要理性看待网络自媒体的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运用公关手段积极回应。广大高校教师应学会通过媒体平台理性表达自己,参与公共领域内相关话题的讨论、分析和披露真相,争取合理合法的权利,重塑健康教师新形象。
3、严以律己,自查自省。自媒体环境下,有关高校教师的报道比比皆是,各种议题层出不穷。教师应经常对照,自查自剖,深刻反思,以他人的经验教训告诫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注意自身形象,遵纪守法,恪守社会道德,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善于自查自省自警,提高自身修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正确塑造和提升高校教师社会形象的对策

下一篇: 正确塑造和提升高校教师社会形象的对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