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大众婚恋观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在古代,婚姻的缔结讲究“门当户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到60年代中期,政治择偶成为当时婚恋选择的重要标准;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现代化建设对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大,婚恋选择也开始考虑文化程度的高低;从19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人们愈加注重婚恋中的情感因素。婚姻法的颁布与修改从法律形式上明确了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了法律的支持,婚姻自由逐渐增大,婚姻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男女的婚恋结合不再像过去一样必须经历家庭周遭的权衡利弊或重重阻挠,甚至还出现了“裸婚”“隐婚”等新的婚姻形式。男权色彩也不再像过去社会那么浓烈,两性平等的观念被普遍认可和接受,一夫一妻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代青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婚恋观不仅符合上述整体发展趋势,还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误区和问题。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特点
从当代大学生婚恋的动机来看,把爱情作为婚恋基础依然是主流,但是功利化和从众意识在大学生择偶期和恋爱初期也表现得非常明显,相对盲目且不够成熟。据广州市妇联2010年4月份发布的《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显示,广州地区女大学生在选择结婚对象时,相较于“铁饭碗”(占比38.4%)和“潜力股”(占比57.6%),会优先考虑“富二代”(占比59.2%),原因是可以少奋斗很多年;在哪些因素能改变人生的选项中,近三成女生都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浙江财经大学王文婷曾指出,“90后”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和结婚是时尚、成熟、有魅力的标志,存在从众心理,75%的“90后”大学生没有考虑过爱情、婚姻与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2016年10月,中国校园恋爱成长平台“我想认识你”联合中国高校领袖峰会、北京大学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发布了《2016中国大学生恋爱白皮书》,报告显示,中国在校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高达80%,其中有40%的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课业压力少,空闲时间多,无聊”,35%的是因为“想要在校园体验一份纯粹的爱情”从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来看,他们比较注重内在因素,考虑得也比较综合,虽然婚恋自主意识强烈,但还是会受到来自父母及周边亲朋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在确定婚恋对象时会征求家人的同意,有的甚至还要求“门当户对”,这看似表现得十分谨慎,但对实质性问题却不曾真正涉足。唐少华对广西南宁“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七成人支持“裸婚”,一半人对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不是很了解”,有六成人对我国相关婚姻法律的修改与制定“不关注”。从当代大学生在择偶路径和交往方式来看,他们的选择十分随意和多样,既能接受传统的方式,通过熟人牵线搭桥或参加相亲类活动,又善于运用媒介资源,通过虚拟网络、广播电视、邮政、通讯、手机应用软件等平台进行交友互动。与异性的交往,一般在交往初期进展得异常迅速,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各种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开始出现矛盾和问题,一旦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得不好,则会导致感情的破裂。事实上,中国青年在上学期间接受的主要是应试教育,家庭教育也主要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机会专门学习如何与他人尤其是与异性良好相处,他们仅有的了解也无非是来自与家人的日常生活或者影视、歌曲、小说等主观创作,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出现“直男”“直女”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度来看,他们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对男性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高于对女性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且男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女生。淮北师范大学几位学者采用大学生婚恋管问卷对339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方面,有72.6%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理解和接受,女生选择杜绝男、女性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非别是23%和36.4%,男生选择杜绝男、女性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7.4%和11.5%,54%的大学生对“一夜情”现象并不反对,63.4%的大学生对“第三者”持宽容态度。从当代大学生婚恋关系的稳定性来看,他们对婚恋的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婚恋关系并不长久,大部分恋爱关系最长维持到大学毕业,于是有了“毕业季就是分手季”的流行语,个别情侣也会走向婚姻的殿堂,但是从之前“80后”大学生情侣的婚姻关系来看,“闪婚”“闪离”的现象陆续出现,导致社会整体离婚率增高,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的婚恋关系并不稳定。
(二)大学生婚恋关系遇到的问题
根据自2010年至今近十年的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结果综合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婚恋方面普遍面临着“四大难处”,即相遇难、脱单难、恋爱难、维持难。
相遇难。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路径与方式看似很多,但都缺乏正规的管理,安全系数令人担忧,通过这些方式很难遇到值得信任的对象。简便的方式遇到的也都是喜好简易的人,而感情的深交是综合且复杂的,真正的爱情,不是资本主义宣扬的杯水主义的一见钟情,蜻蜓点水之后,收获的不是身心的满足和幸福,而是无限的空虚和迷茫,因为它缺乏爱情的基础和前提,缺乏彼此的融合与携手奋进,也就经受不住实践的考验,被现实所淘汰。
脱单难。爱情的前提是主观上的相互喜欢,这不是单方面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双方必须共同具备的条件。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并与之做成对的事,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学生们之所以脱单困难,存在许多原因,要区别对待,如果是不可控的(一时不能以自己的能力解决),要暂时选择释怀,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尽量把不可控变为可控;如果是可控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解决),就应当发现之后及时改善。所谓的“佛系少年”“丧文化”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只能是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拉近与优秀异性的距离,才能心意相吸,形影相随。
恋爱难。因为中国大学生接受到的恋爱教育十分有限,因此他们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加之个体与个体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多差异,这个时候双方再缺乏沟通交流和足够的理解宽容,就很容易形成误会甚至是感情裂痕,导致恋爱以失败告终。恋爱的过程也是爱情生根发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必然会共同经历一些以前没有一起经历的事情,或者开心快乐,或者伤心苦闷,这些经历会使爱情逐渐变得有力、饱满、深沉、理性,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婚姻家庭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使幸福变得更全面更充实。
维持难。除了双方自身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恋情破裂以外,他们的关系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的考验,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存在着许多的变数,爱情不应该成为大学生个人发展的牢笼,于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期间选择放弃,实际上,爱情从来都不是个人发展的束缚,限制个人发展的是自身的能力。除了个人发展的问题,可能还有家庭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婚恋关系的稳定,但是如果双方的关系确实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去克服并最终得到解决的。
(三)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经历、家庭关系、学校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去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原因。
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具有根本决定性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社会越发展越全面,也就会越复杂,各个领域都存在不同的思潮,分别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大学生处于综合学习阶段,个人所属的社会阶层尚未明确,分辨能力也不足,对只要是符合自己的兴趣或性格,大都采取“拿来主义”的作风,这个过程表现为:接触——共鸣——认同和践行。“接触”具有相对偶然性,“共鸣”才是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真正开端,“认同和践行”说明已与价值观融为一体,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加之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并能产生共鸣的事物和观点数不胜数,换言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包括婚恋观在内极易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现阶段大学生价值观和婚恋观的状况,他们目前所受到的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1.市场经济趋利性导致价值取向功利化;2.碎片化和娱乐化削弱了人文现实性;3.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引发羊群效应;4.传统观念限制思维模式。
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家庭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良好的婚姻关系决定了家庭的完整和幸福,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地接受父母的婚恋思想,并对他们的言行进行效仿,学会和懂得什么是爱、怎样爱、怎样被爱,反之,如果家庭关系没有很融洽甚至已经破裂,虽然并不一定就会导致孩子向负面方向去发展,但父母的经历必然会影响到孩子对婚恋关系的价值取向,孩子会选择补阙拾遗,这样就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缺乏独立自主性。除了家庭关系之外,家庭的婚恋礼仪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婚恋观,这些礼仪大多源自传统观念和地域婚俗,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所谓的“见面礼”“彩礼”等,很多人把这些看作是真爱的证明或婚姻的保障,其实爱情和婚姻与这些并没有根本关联性,当然,物质经济条件决定着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婚姻的自由平等程度,只要私有制没有消亡,对经济条件的考虑都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它作为判断婚恋的唯一标准,因为婚恋的根本是爱情。
上文已经提过,中国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到的教育多是应试教育,即使到了大学,步入相对综合学习的阶段,频繁接触到广泛的先进知识和理论,也还是因为心智的不够成熟、阅历的不够丰富,认识的不够深刻而不能够全面理解或科学评价某种思想观点,更多时候他们还会带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以现在网络上盛行的“佛系文化”“丧文化”“消费主义”“娱乐至上”“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例,这些思潮的流行多以各种大学生喜欢的形式出现,或是文字书籍,或是图片影音等,其实质就是给旧思想换了新包装,用花哨的形式迷惑青年一代,从而引发羊群效应,进而影响到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学校一向注重的是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但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却很少涉及,事实上,大学生对这方面的需求,甚至可以称之为“渴求”是客观存在的,复旦大学陈果老师关于“友情”“爱情”、“幸福”的相关课程视频在网络的走红,足以证明,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类似的教育,学校缺少类似的课程,也有很多人评价这些课程过于浅显,但就是这些浅显到被很多教育者忽略不提却最有必要掌握的内容,很多大学生都是严重匮乏的,这种匮乏时常导致大学生因感情问题放弃学业、违法乱纪、甚至在最美好的年龄阶段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