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循环:一是学习空间上的循环;学校—企业—学校;二是学习方式上的循环: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三递进:一是知识结构上的三次递进;二是职业能力上的三次递进。
(一)第一次循环:第一、二学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实践技能,实现从职业零基础到职业体验递进
第一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以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博众研发团队、生产团队与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老师紧密结合,共同研讨,完全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以CNC操作为主来设定数控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课及实习实训内容,开发了数控技术融课程和机械制图融课程,在校内就进行企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为更好体现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和提升办学质量,从特色班入学初,企业就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来,通过企业文化、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规划讲座、企业参观等教育形式,使特色班学生充分了解数控专业、行业企业技术情况以及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使学生理解和认可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意识,并做好大学三年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
第二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职业体验型实习。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签订“师徒协议”,在企业生产一线导师指导下,一是通过实战巩固第一学期在学校学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掌握企业实践技能、训练技能、锻炼能力,提高专业意识,实现职业零基础到职业体验递进;二是在职业能力上,有利于初步了解一个企业运营和管理,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基本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三是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上存在的不足甚至是缺陷。第一次循环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特色班三年的成败。
(二)第二次循环:第三、四学期,实践知识—缺陷知识—深度知识,实现从职业体验到形成基本职业技能的递进
第三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以形成基本职业技能为导向设置课程。一是完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由于第一学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再加上学生第二学期在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工作暴露的问题积累,可以发现自身在这两方面存在的缺陷知识,学生、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老师有针对性的收集,在第三学期专门设置课程加以系统解决;二是拓展数控高级专业知识。在掌握好CNC操作基础上,重点以CNC编程、工艺方向设置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有了第二学期在企业的实习基础,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有任务的驱动,应用的牵引,学习的针对性更高,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第四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技能型实习。本学期一部分学生可以继续进行CNC操作实习,大部分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运用CNC编程、工艺等专业知识参与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更多高级问题,学生从具备单项技能到具备综合技能,最终具备综合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实现高端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第三次循环:第五、六学期,深度知识—兴趣知识,实现从基本职业技能到形成全面职业能力的递进
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以满足学生职业规划为导向设置课程。一是定制个人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课程。通过前两次“循环”,学生具备了数控专业的基本职业技能,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并将之作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在本学期进行个性化课程设置;二是继续完善缺陷知识;三是拓展机械设计、售后服务、班组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新课程,形成学生全面职业能力。
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就业型实习。三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经过前两轮的企业实习,基本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和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此阶段学生目标很明确,即实习与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岗位要紧密结合。区别于传统订单班是,博众数控特色班三年结束后,不强制要求学生在博众就业,实现学生、企业双向选择,保证了学生就业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