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深度区隔
 
更新日期:2019-12-02   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19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文化区隔:文化适应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感觉是熟悉而又安全的。在最初进入以汉族为主体的高校里,少数民族学生是充满新

 
(一) 文化区隔:文化适应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感觉是熟悉而又安全的。在最初进入以汉族为主体的高校里,少数民族学生是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而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从熟悉的文化环境中进入到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环境中,产生一种“文化震动”现象,这种文化中断会让他们感受到陌生感和孤独感。由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禁忌以及语言文化等各方面与汉族有较大差异,他们在进入到异域主体文化当中的不适感由此产生并不断增强。这些文化的区隔带来的融入困境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是区隔的根基。
(二) 制度区隔: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就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像汉族学生一样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平台以及就业机会。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政策倾斜,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教学环境,缩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教育资源的差距,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但是这些政策上的倾斜却延续到了大学,形成了某种程度上面的路径依赖,从而产生区隔。
此外,一方面,少数民族在升学考试上享有政策方面的优惠,这为他们进入大学校园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依据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免费师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以及少数民族骨干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需要返回生源地就业。这一铁定的事实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高校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政策性的优惠,也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就业意识,从而更容易产生区隔。
(三)认同区隔:少数民族群体认同
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以汉族为主体内地大学校园里,他们自带“少数民族”标签。他们在适应与融入的过程中重重受阻,于是他们在心理上就希望寻求一个族群的归属感。他们的这种归属感并不仅仅是源自血缘,还有地缘以及情缘。民族身份、情感、文化以及信仰的同质性促使他们形成一个身份共同体。自此少数民族大学生会产生一种“我群”与“他群”的边界意识。这种无形的边界意识,使得汉族同学与少数民族同学之间产生区隔。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异质性以及少数民族自身的同质性建构了少数民族自身的群体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边界意识以后,就会潜意识的选择与本民族的同学一起活动,而群体间的互动仪式会增强这种群体认同感。
(四)心理区隔:刻板印象
一方面,某些汉族人对少数民族存在消极的刻板印象,刻意与其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汉族同学都对他们有消极的刻板印象的一种刻板印象。近几年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暴力冲突事件屡次发生,处在信息化时代,这些事件被网络媒体、电视以及报纸大量报道。处在高校的大学生能够快速的通过网络接触到这些信息,无论事件真假,汉族同学都会对少数民族同学产生隔阂。甚至很多汉族大学生因此给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贴上一个“暴力”标签。汉族大学生从心理上恐惧和空间上远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更加难以与之近距离交流。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同时存在着消极的想法,他们认为所有的汉族同学对他们的印象都不好。此外,还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缺乏包容性,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十分强烈,而对汉族的文化和汉族同学难以认同,对汉族同学产生不好的刻板印象。这些都使得汉族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产生区隔。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深度区隔

下一篇: 浅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深度区隔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