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世界,由于作为主体的行动者的主观性与主体交互的情境性与随意性,使得日常生活世界的知识生产变得复杂多样。日常生活世界是为社会生活提供基本意义的世界,这一世界所包含的各种日常实践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内容,正是这些不言而喻的活动支撑起人类社会的大厦。日常生活世界对于科学世界等其他专门化领域来说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任何专门化的领域都有其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并不是两个孤立的场域,而是存在着维持其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互动。日常知识的大部分内容正是从这两个持续互动的场域中产生。
(一) 日常知识的外部生产
1.问题化
在生活世界中行动者主要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自然态度来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其在互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在这种态度下,行动者会无意识的悬置自身的反思性。伴随着反思性的悬置而来的是行动者对日常生活的熟悉,对于日常的个体而言,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亲切和熟悉的世界,日常生活正是在一个人们所熟悉的生活世界之中的生活。“这一熟悉性可以用得心应手、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这三个日常的词语来加以诠释。”因此,行动者在生活世界的日常实践中很少会去反思自身所使用的知识和其所处其中的情境。行动者对日常情境与知识的熟悉性使得生活世界以一种习以为常的状态呈现出来,处于其中的个体并不会对其所见到的事情而感到惊讶。当行动者的日常知识不足以解释某一问题时,或者当行动者无法凭借以往的经验理解当前的情境时,被自然态度所悬置的反思性便会重新返回行动者的主观意识之中,自然态度随之瓦解。无法被日常知识解释的问题的出现,使得行动者茫然无措,使个体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熟悉状态。这一脱离日常生活熟悉状态的过程即是日常生活的问题化。
2.科学化
以传染性疾病的社会学研究为例来说明日常知识的生产过程。刚开始,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人们开始知晓有这种疾病的存在。随着这一疾病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一疾病的存在,使其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根据这一疾病的日常表现,人们渐渐意识到它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由于这是一种新型疾病,所以,人们无法用其已有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因此这一症状便被问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这种疾病在生活世界之外的科学世界被关注,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对这一疾病展开研究。在一系列的针对该疾病的科学研究之后,这一疾病的名称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则会重新进入生活世界,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但此时的这种疾病仅仅是一个被科学话语重新解读过的一个‘语词’。其作为日常知识的意义也仅限于用来描述和解释发生在生物性主体之上某种病理学现象。显然,作为知识其解释域更多的偏重于自然性范畴。
3.社会化
当生活世界的常人在与科学世界的专家学者的互动中,知晓这种疾病的传染性之后,健康的人们就会开始与感染者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如果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感染者们则会被健康者们有组织的进行隔离并在人际关系与道德价值领域对其进行孤立和排斥。以艾滋病为例,科学家将之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人类因为感染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它会通过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血液及血制品,母乳喂养等方式传播。到此为止艾滋病作为日常知识的意义仅限于自然属性。由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吸毒、同性恋、性生活淫乱等伦理道德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具有类似行为的人是感染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于是艾滋病便被贴上了“道德病”的标签,成为一种耻辱的疾病。
因此,艾滋病不再是身体生理的某种病痛,而是违反道德伦理的后果。加之公众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与排斥严重违背了自由、平等、宽容、博爱的基本人文原则,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平稳发展。此时,经过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互动,艾滋病作为日常知识已经不仅仅指示其病理学意义,还有在其背后被建构起来的社会意义。由此可知,日常知识的外部生产主要有问题化-科学化-社会化,三个主要程序。情景的问题化阻碍了行动者之间的日常互动,行动者为了使互动得以继续,情景得以维持,就开始将反思性引入互动的情境之中,并开始关注阻碍互动进行的问题。随着问题的广泛传播,这一问题在整个社会群体的反思性维度上受到关注,随之成为影响社会正常运转的社会问题,并被科学世界的专家所关注。专家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对这一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并被行动者所理解和接纳。随着对这一问题了解的行动者人数的不断增多,这一问题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被理解,并成为一种每个人都应该理解的“共识”。
(二) 日常知识的内部生产
1.偶然性
日常生活世界是以主体间性为主要特征的一个场域,在实际的日常实践中,主体之间的互动充斥着主观性与偶然性。在客观的物理环境中,行动者在偶然性的背景下,在主观性中赋予环境以意义从而构成主体交往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之中,互动的行动者共享(但并不完全相同)有关此情境的被主观建构起来的意义。在特定的情境中,行动者的偶然性行为是产生日常知识的重要起点。在特定情境主体间的互动中,意义会以不同的符号(姿势、举止、语言、声音等)为载体在主体的主观世界之间传递信息并为之所理解。在主观世界中产生的意义通过与特定的符号联接形成知识,但是由于主体互动的偶然性使然,使得特定意义与特定符号的联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对意义的理解也存在一种解释学意义上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为,相同的意义可以与不同的符号发生联结,从而使行动者对其做出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如果把情境的特殊性考虑在内,则相同的意义联接相同的符号,也会使行动者对其作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与解释。
主观领域之内的意义与客观世界中的符号之间有着巨大的流动性。这就导致了当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互动时,非常容易使得不断产生的主观意义与客观世界的不同准符号(即与意义联结之前的符号)发生联结,并且在这种联结之中充斥着互动的偶然性和情境的特殊性。意义与符号之间流动性的存在,使得偶然性的互动中,蕴含了日常知识产生的可能性。而事实上,在这种互动中意义与符号的联结确实已经发生,但是如果我们从互动情境的特殊性上来考虑的话,则会发现,这种偶然性基础上的意义与符号的联结仍然缺少足够使其在非面对面的状态下,使不在场的行动者共享这一联结的客观性。或者也可以这样来表述,在情境的特殊性之下,意义在选择所要联结的符号时仍然是主观的。很显然,偶然性基础上的意义与符号的联结所代表的知识,只能被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动者所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说,这种知识的解释范围是以发生互动的特定情境为界限的。其命运也将随着互动的结束与情境的终止而终结。需要澄清的是,笔者在这里所表明的观点并不与曼海姆关于知识的观点相冲突。曼海姆在其知识社会学中反复强调“知识受存在制约”。即任何知识都是被情境所限定的,其解释范围是以情境为边界的。但是,曼海姆在这里所说的知识,是经历了一个彼得•伯格在《现实的社会建构》中所提到的客观化的过程的知识。这种经历过客观化的知识的解释力虽然仍会受到情境的限制,也会随着互动和情境的终止而消失——从这一点看上去经过客观化的知识似乎与偶然性知识并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在随着互动与情境的终止而终止这一点上,客观化的知识中,意义与符号联结的方式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当行动者进入到与之前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境时,特定的意义与符号的联结方式会使行动者重新唤起特定的知识。而在偶然性基础上产生的知识,在互动情境终止的时候并不会保留意义与符号的联结方式,而是彻底的消亡。因此,偶然性知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日常知识。
2.惯习化
偶然性知识需要经历一个客观化的过程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其与特定情境的命运关系,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日常知识。日常生活世界对于生活于其中的行动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日常生活是指,在社会中对于社会行动者或行动者群体而言具有高度的熟悉性和重复性的奠基性实践活动,日常生活的时空是一个为人们所熟悉和不断重复的时空,是一切社会生活的社会历史性的基础。”在特定的情境中,当行动者主观领域内的意义与符号发生联结时,如果这种联结引起了其他行动者主观领域内的反应,并得到回应。那么这种来自他人主体的反应和回应则会激起联结选择者对这种偶然性联结的兴趣和关注。并使之产生在下一次的互动中再一次使用的强烈倾向。也就是说得到回应的联结方式会使行动者产生再一次使用它的兴趣。这种重复使用的效果,就是能够使知识客观化的惯习化。“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受到惯习化的影响,任何一种活动,只要不断重复就会形成一种模式,后者可以较为经济省力地进行再重复,并可被行动者所理解。”惯习化的意思表明,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意义与符号的联结,在未来的互动中,可以按照相同的联结方式使这种知识再现。
惯习化通过在行动者主观领域内强化了意义与符号的联结方式而使知识摆脱了情境在时间维度上的限制。但这种知识惯习化本身并不是知识的客观化。因为它并没有跳出情境的空间维度的限制。这种空间维度对知识的限制表现在惯习化的知识只能被特定情境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所再现。这就意味着,这种在行动者主观世界中被强化过的联结方式虽然不会随着情境的终止而消亡(而是伴随着情境的再现而再现),但是这种再现的情境只有在之前产生该知识的情境参与者在互动中重新组织起这种特定的情境时,与之相伴的意义与符号的联结方式才会重新在行动者的主观世界中再现在上一次的情境中所创造并使用过的知识。显然,由于惯习化的知识并不能被非情境的创造者所接受和理解,所以其并不是一种客观化的日常知识。如果从主体共享的意义上来说,惯习化的知识也仅仅是在情境的构建与参与者之间实现了主体共享即客观化。
3.典型化
如何将惯习化的知识从空间维度上摆脱情境的限制,从而在生活世界范围内被行动者所共享,这将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惯习化的知识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已经被参与情境的行动者所共享的知识。在特定情境下行动者对惯习化知识的使用,会使他们的行为产生特定的控制结果——行动的典型化。对特定知识的使用会使行动者做出与其所使用的知识相关的行动。这一观点的逻辑如下:行动者对特定情境中惯习化知识的理解,会使这种知识内化到行动者的主观意识世界之中并对其产生影响(行动者对知识的接受,并按照知识所蕴含的逻辑指导思维活动),这种影响在行动者的实践过程中为被外化为行动者的行动。一旦特定知识对行动者的影响进入意识领域,行动者就倾向于做出与该知识相匹配的行动,即行动者行动的惯习化。随着行动者受到惯习化知识的影响而产生的惯习化行动在与他人互动时的反复出现,行动者的行动会逐渐与行动者本身发生分离而发生典型化(定型化),并逐渐为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行动者所“仿效”。这样惯习化的知识通过内化到行动者的主观意识世界,使行动者的行动在反复重现的基础上发了行动与行动者的分离的典型化,并为其他行动者所仿效,使惯习化的知识随着行动者的典型行动,在整个生活世界范畴内得到了传递和共享(客观化)从而解除了情境在空间上的限制,完成了客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