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和新技术的变革的挑战面前,高校图书馆的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着以下问题。
1.组织结构落后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流程以“文献为本位”建立了直线式的职能组织体系。业务流程的核心是对文献的整理、加工和流通,形成了从采访、加工、分类、编目、典藏到借阅的机械式的生产流水线,并依据此工作分工图书馆工作人员分配到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技术部等部门之中。这种工作的模式的核心在于文献的“借”与“还”,完全忽视了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扼杀在这条闭塞的流水线上。与此同时,在图书馆内同一内容的信息由于载体形式不同而被分配到不同部门。读者要获取相关信息时,往往要往返于不同场所,这造成了读者工作效率的下降也割裂了信息间彼此间的联系,影响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图书馆现有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限制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读者对信息量的日益增多的需求。
2.无法实现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把高校图书馆的所有现实和潜在用户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向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个性化要求。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流程是将信息的流通过程分割成不同部分,分配到图书馆的不同部门,这不仅造成了用户获得信息的困难,也在流通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部门壁垒,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对其它部门业务并不了解,缺乏彼此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读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需要经过流通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层层下达,由于各部门缺乏协同合作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发生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无法真正的了解读者对信息的真正需求,也就无法做到高速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对图书馆的认可度下降,图书馆的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能力也未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无法体现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了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在信息浏览过程中的导航者。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一线工作者一般只负责文献资料的“借”和“还”,很少参与到信息咨询工作中;同时由于缺乏学科相关知识,导致其咨询工作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无法达到相关要求,也无法真正的体现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的价值创造在于知识的活化和转化,这是通过图书馆用户利用知识而体现出来的[6],当图书馆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就会影响知识转化和增值的过程,使图书馆无法实现其核心价值。因此,图书馆实施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仅是满足读者的需求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4.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业务能力不足
在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流程中,图书的“借”与“还”是主要的工作流程,许多设备只要满足这个要求即可,因此设备存在老旧的现象,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在实的技术水平。与时同时,部分先进的设备又掌握在少数负责复杂业务的部门中,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这也使许多先进的技术无法应用和普及。
图书馆系统的软件需要不断的升级和调试,由于传统的业务模式下存在部门壁垒,对系统软件的培训和学习只针对部分人员展开,许多馆员由于线性机构设置的局限性也缺乏对新系统进行操作的积极性,这导致许多新业务无法有效的正常开展,即便是用的新的系统也无法真正的提高效率。
在图书馆现有的线性工作流程中,这种设备分配的不均性和馆员业务能力的参差不齐,降低了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效率,无法发挥新系统和新技术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