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现象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关内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造成的推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东北优越的自然环境产生的拉力。这两方面的合力促使关内人民不断离开故土,往东北迁移。
(一)关内民众寻找新的生存路径
1.关内人口的增长与有限的耕地产生的生存危机
近代以来,关内人口稠密而人均耕地少,使当地民众生存环境艰难,故而寻求新的路径谋生。清军入关后,清朝为维护其统治,实行招民垦荒的政策。于康熙八年(1669年)实行“更名田”,由此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但截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左右,山东地区适宜垦殖的耕地已经基本开垦完毕,但关内人口持续增长。史料记载,“中国人口自明清尤其是乾隆嘉庆年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1.03亿激增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3.62亿。”另据统计,“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四省顺治十八年(1661年)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14人,咸丰元年(1851年)增至137.82人。”据估计,“清前期每人4.5亩地方能维持生计,以此标准平均每户不足赡养两人。”而“冀鲁豫三省1851年(咸丰元年)时人均耕地为4.46亩,1912年前后下降至3.66亩,1928年以后又下降到2.93亩。”早已经低于足以维持生计的人均土地标准。由于人口毫无节制地增长,而耕地扩张极为缓慢,造成了人地矛盾,关内民众为了谋求生活,不得不向外迁移。
2.天灾不断致使关内人民生存环境恶劣
近代以来,华北地区几乎年年有灾,灾荒分布地域广泛且灾情严重,人民生活极度困苦。康熙年间,山东、河北两省人民遇到旱灾,难以维持生活,往往选择迁居别处生活。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境内的铜瓦厢改道,对处于黄河下游的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其中山东受灾最为严重,依托黄河发展的城镇日渐衰落,黄河改道导致的河道泛滥,又加剧了山东的洪涝灾害。光绪初年,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了“丁戊奇荒”,灾情严重,饿殍遍地。据统计,“在1823年(道光三年)至1911年(宣统三年)的90年中,直鲁豫三省受灾数达7 400多县次,直鲁两省达67万多个村庄次。”持续不断的天灾使当地农民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寻找新的谋生之地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3.战争加剧了关内人民的苦难
除去人地矛盾与自然灾害,关内地区频繁的战争与匪患也对加剧了当地生存环境的恶劣程度与人民的苦难。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义和团运动等战争,关内大批人民陷入了生活困顿、流离失所的境地。民国年间,华北地区处于军阀统治时期,不仅战争频发,军阀为战争进行的征兵与征收钱粮,都给当地民众带来巨大的损失。据满铁调查,“1925~1927年间,战争摧毁了山东济宁地区,农民损失了21.3万头牛,12万头骡子和44万头驴”1930年中原大战,“死壮丁30万,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冀鲁豫等省的健儿。”关内战争不断、内乱不止造成了社会动荡,治安混乱。此时的关内人民还深受苛捐杂税的盘剥与土匪之患的骚扰,以山东为例,据记载,“全省107县,几乎无县不匪。”关内艰难的生存环境,加剧了关内人民的苦难,关内人民只能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综上所述,关内人民在当地难以生存,谋求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就成为了他头等大事,而一关之隔的东北地区,不仅地广人稀、耕地众多,且自然资源与物产十分丰富,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关内人民向东北移民。
(二)东北自然环境成为关内移民的首选之地
1.地广人稀,有大量土地可作耕种
东北地区土壤肥沃、草原广袤,“辽宁省为六万方里,吉林省为一十一万三千方里,黑龙江省为一十九零七百万里,三省合计为三十六万三千七百方里。”但相比东北广阔的土地,东北的人口却是十分稀少的。清朝入关后,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以及清朝迁都造成的大量东北人口内迁,东北地区陷入“土旷人稀,生计凋敝”的荒凉境地。清朝至民国,虽然政府对于东北地区封禁与开垦的政令不断调整,但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情况却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黑土遍布,适宜耕作,未得开垦的土地众多。然而,“1930年东三省人口仅有3000万,黑龙江省每平方公里仅有8人,吉林省有33人,三省合计平均每平方公里28人。”据推测,“奉吉黑三省共有荒地37 000万亩,至少可从他省移殖60 000人民。”这对关内无地可种的穷苦民众来说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2、物产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人民多种需求
东北地区向来以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饶著称,是清初我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加之东北地区纬度差异大,又有森林、草原等不同的自然环境,这些为各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据记载,“柳条边外山野江河产珠、人参、貂、獭、猞猁狲、雕、鹿、狍、鲟鳇鱼诸物,设官督丁,每岁以时采捕。”除去珍稀动植物资源外,东北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据奉天矿政调查总局调查,光绪年间,“奉天各矿共467处,计全省各种煤矿148个、金矿188个、白金矿1个、银矿12个、铜矿26个、铁矿21个。”自然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使当地民众谋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多彩。这些条件无一不吸引着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的关内人民,使越来越多的关内移民进入东北。
3、便利的交通,为关内人民向东北移民提供了方便
关内人民进入东北地区的交通环境是相对多样且便利的,移民热潮最开始集中在离关内最近的辽宁省,在中东、南满铁路通车后开始涌进吉林与黑龙江地区。关内移民初来东北时,“只能徒步跋涉旱道,他们越过长城来满洲,未建铁路,不得不停留在辽河岸边”,山东中西部、河北、河南、山西的移民多以陆路进入东北地区,他们多是一些失去生计的贫穷农民,“拖儿带女、肩挑步行,从柳条边威远堡(今属辽宁开原市)、法库门(今辽宁法库县)、辽东边墙的各边口以及喜峰口、古北口等处进入东三省。”“铁路一通,才把这些移民群吸引到北满旷野去了。”山东移民除了陆路进入东北外,还可通过水路登陆东北地区,选择水路方式的多是山东东部与东南部的移民,“水路移民航线主要有:青岛至大连、烟台至营口、天津至营口、烟台到海参崴四条。”便利的交通,也使东北成为关内民众迁移的一大原因。
但由于上述原因,在清廷发布封禁东北的命令之后,关内人民为求生存仍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关外,兼之关内灾荒之年清政府默许关内民人前往东北地区谋生,所以即使在清廷封禁东北之后,关内人民向东北移民的活动并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