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更新日期:2019-12-18   来源:高教论坛   浏览次数:1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中国的大学仿效欧美国家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强调博雅教育,尽管政局混乱,大学治校还是相当的独立,学术也有相当的

 
1.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中国的大学仿效欧美国家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强调“博雅教育”,尽管政局混乱,大学治校还是相当的独立,学术也有相当的自由。高等教育呈现一派繁荣,既有一批综合性大学如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也有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北洋大学等一些专门大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存在的教会学校,与财大气粗的国立大学相比,办学经费比较拮据,大部分出自学生学费,所以教会大学通常术业有专攻,注重某些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都富有个性,最为成功的当属单科性的大学-协和医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国家摒弃欧美大学模式,采用苏联模式,并对大学进行高度集权的管理。苏式高等教育思想认为,专业就是一行专门职业或一种专长,高校的目标就是培养专门人才,专业设置越具体越好,并要和实践就业紧密结合。为尽快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教育部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1952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院系调整,主要是强化工科,建立了大量的工科性质的学院(如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和许多具有行业背景的单科性质的专门学院(如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经过这次院系调整,工科及行业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学科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培养了大量国家建设急需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始于1999年的扩大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又一个转折点。1998年由于国企改制等原因,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同时为抑制经济过热降低通货膨胀而实行的经济政策造成经济低迷,中央采纳经济学家汤敏的建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1998年:录取108万人,2006年录取530万人,8年间招生扩大了5倍,到停止扩招的2012年,年招生人数达到了685万人。高校扩招同时政府的投入却没有同步增加,教育资源被严重稀释导致教育质量的明显下降。
伴随高校扩招,全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更名升级运动。据2017年中国青年报统计,全国两千多所公办高校中,过去20年间有近一半改过名字。改名的院校中,大部分是“学院”改成了“大学”。升格为大学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而且在校生总数超过8000,为满足升级为大学的条件,单科院校仓促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形成了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同时扩大招生人数。大规模更名升级的后果已经明显显现出来,有限的教育资源被更多的学科专业稀释,导致教育质量下滑,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弱化,形成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特征。这一时期的更名升级潮依然是政策诱导的结果,政府对高等教育系统实行等级化管理,按等级配置资源,为获得更多的资源,高校对升级趋之若鹜。
2.历史的总结
回顾历史,可得到以下启示:(1)应用型大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建国初期创办的各类工学院及诸如钢铁学院、交通学院的行业院校,都是专业设置具体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院校,当前倡导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可以说是一种回归。(2)政府政策因素左右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政府掌握了大学的资源配置权与行政人事权,是高等教育行政许可制度的制定者。为了获得必要的办学资源、地位、发展空间,高校只能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唯命是从,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每次改革就像一场“运动”,高等学校随着政府的指挥棒整齐划一的忽左忽右,像木偶一样受到牵制,大学没有自己始终如一的办学思想,当然也不可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可以说“大政府与小学校”的中国教育体制,是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同质化的根本原因。(3)政府投入与高校扩招、升级并未同步,教学资源匮乏限制了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的选择,最终导致培养质量下滑,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下一篇: 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