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带来的挑战
 
更新日期:2019-12-24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浏览次数:21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导向作用弱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外实行开放,受西方文化和多元化社会思潮的

 
(1)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导向作用弱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外实行开放,受西方文化和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我国新旧矛盾叠加凸显,思想意识形态争锋愈演严峻,特别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更新和传播速率快、不可控性等特点,舆论生态愈显严峻。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网民人数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在年龄结构中10—39岁人群占据70.8%,其中20—29岁人群占据最高;在职业结构中,学生的比例最高,达到24.8%,短视频使用率迅速崛起占74.1%,大学生成为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手机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宣扬思想的主要载体,丑化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误导学生文化错位和弱化文化认同感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使意识形态教育愈发严峻。③同时由于自媒体监督机制不健全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点击率牟取暴利,发布违法犯罪视频、图片甚至造谣,宣扬不正确信息和新闻,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产生误导,弱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作用。
(2)新媒体平台发展弱化了教育第一课堂的教育导向作用
由于新媒体高速性、多元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学习能力和好奇心比较强,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不那么牢固,对传统教育课堂不能满足自己需求,认为新媒体信息齐全并且容易获取,导致第一教学课堂效果不佳,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知识的方式慢慢弱化教育第一课堂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极大削弱了第一课堂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
(3)新媒体平台发展弱化第二课堂的吸引力
新媒体的碎片化、多元化及时效性等特点,对当代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影响深远,极大地消弱了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效果。④当代大学生以新媒体为媒介接触新事物、新文化更便捷,学习知识面、兴趣点更多,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普遍存在传统的理论知识宣讲和学习,缺乏与新媒体相结合,往往出现“被观众”的现象,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切实需求,以第二课堂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被观众”形式要求学生参与第二课堂,从而弱化了第二课堂的作用进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初衷。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带来的挑战

下一篇: 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带来的挑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