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体性功能
1.灌输个体生存意识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和动物一样,生存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满足其自身生理需要,而满足生理需要的方式方法不是人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而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始终承担着教育个体生存的使命。端午纪念屈原、祭祖扫墓等是在向人类传达生命的重要性,生命是现实的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人作为自然生命载体而生存是意义世界的现实基础。此外,中国传统节日还通过其自身独有的方式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获得更好地生存状态。节日日期的制定、时序的安排是对顺应自然最好的论证;祭祀仪式的祈愿、节日饮食的深刻寓意是敬畏自然最明确的体现。
同时,传统节日还不断传达人类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引导人类从物质满足向精神境界的升华。自古流传下来的各项节日风俗无一不在传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而透过风俗本身挖掘其内在含义,节日向人类灌输的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类来自心理的生存高层次需要,传统节日用这种观念、思想来赋予人类个体追求意义世界的力量,促使现实的人拥有比“活着”更有意义的意义。
2.促进个体发展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传统节日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便是其具备促进我国自古以来对人发展的要求,且在传承过程中对人的发展要求始终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传统节日对个体品德的塑造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树立科学认知、形成情感认同和约束行为规范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认知。传统节日向人民传导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是潜移默化而深入人心的。其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口耳相传的节日内涵使人们树立潜在的思想认知,这种教育方式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规的理论灌输教育,但影响意义更为深远。传统节日较为偏向于通过舆论导向来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中国传统节日从起源开始,就形成符合大众内心需求、易被大众认可接受的形象设定,继而通过寓意深刻的传奇故事、极具特色的节日形式将人们引向积极正确的认知方向,有利于人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科学严谨的道德作风。与此同时,传统节日的社交礼仪文化向世人传达的是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礼仪习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的养成,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健全品格的塑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超高的人格素养。
第二、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人们形成情感上的认同。传统节日引起的情感认同主要为对自然的认同、对自身的认同、对他人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传统节日自诞生到发展至今始终是促进人们精神动力的潜在力量,其通过各式各样的节日仪式、营造节日气氛等外部刺激的方式来引起大众认同、带动其精神积极性。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形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节日满足人类情感需要而产生的情感认同;二是经实践检验并不断发展创新后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节日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认知、行为习惯而产生的情感认同。例如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而形成的祭拜上天神灵以求心安的宗教信仰习惯,正是因人类本身有其心理需要,祭祀文化才应运而生用于使其心灵得到慰藉,,而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迷信与鬼神之说被科学替代,祭祀仪式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形成致敬生命、感恩先人、民族认同、祈福许愿等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思想和原则。这种情况下的节日,是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的媒介,使被动的文化接收变成主动的文化认同,有利于人们坚定传统节日中所传达的深层文化内涵,并内化为个人思想,继而自觉以其思想为导向成为检验自身日常行为的准则。
第三,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人们行为规范的养成。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由发展必定是在一定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4]61传统节日加强人们情感认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代代相传的民俗约定形成无形的道德约束,从而促进规范行为的确立。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特别注重纲常伦理,欢度传统节日的过程教育后代要珍惜生活、感恩祖先、敬老爱幼等,这种思想外化为行为的方式摒弃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理论教育模式,而是通过“吸引”和“参与”的形式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中,这种渗透是无形的、自然而然的。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充分发挥其个体发展引导功能,有利于当代社会成员全面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本质蕴意,促进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认知,从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带动自身行为,继而转化成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