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资本论》手稿对经济自由的批判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更新日期:2020-01-02   来源:河北学刊   浏览次数:27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经济自由与马克思视域中的经济自由具有一定的差异,当代国内外学界对经济自由概念的理解有几种代表性的看法。一种是把经济自由视为建

 
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经济自由与马克思视域中的经济自由具有一定的差异,当代国内外学界对经济自由概念的理解有几种代表性的看法。一种是把经济自由视为建立在经济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经济秩序,即免于政府和法律的限制和干涉的自由经济秩序。(哈耶克,2003;弗里德曼,2008)第二种是对经济自由的具体内容加以规定,把经济自由视为对个人经济活动权利的确认,即个人对自身经济活动行为的自主性和支配权。(邓肄,2017;龚天平,2014)第三种是把经济自由理解为与政治自由相匹配的整体性自由。(哈耶克,2003;弗里德曼,1962)而马克思所批判的经济自由主要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经济自由,其主要依据是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分析范式中的经济自由概念范畴,即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对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正义性辩护。
1857—1865年间,马克思先后写出三部篇幅巨大的手稿,即《经济学手稿(1857—1858)》、《经济学手稿(1861—1863)》和《经济学手稿(1863—1865)》。这一时期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著作主要包含在这三部经济学手稿中。他在这些手稿中基本上都涉及到对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等经济自由范畴的批判,但是每部著作的具体思想观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可以说,他的经济自由批判思想在这一时期才真正得到了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详细地叙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问题,为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研究目的和这一批判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意义提供了重要依据。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往往把分配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只有分配方式才会发生变化,因而割裂了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图克的《价格史》以及英国一般的论述流通过程的著作,则把流通视为真正有些新发现的唯一领域。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了这些观点,精辟地阐明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他把生产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运用这一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分配、交换和消费只是生产的要素并且包含在生产之中,一定的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和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见,自由贸易(流通)、分配和自由竞争等经济形式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决定的。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分析了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而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只不过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称赞魁奈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研究了一国范围内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魁奈把收入的起源、资本和收入的交换、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等等都纳入到《经济表》中,对马克思制定再生产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批判也在这一分析范式中显现出来,那就是为他分析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服务,这一思路与《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把生产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强调物质生产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是一以贯之的。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批判了黑格尔逻辑方法的唯心主义性质,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并指出这一方法同现实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这一点恰恰与古典经济学从实在和具体出发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反,马克思的思想前提是其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本主义精神和追求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阶级意识,他对经济范畴的分析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前提和分析方法的。马克思指出,比较简单的范畴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以前”在历史上也曾经独立存在过,那么,资本一般这个抽象作为许多资本的结合,不应该只在特殊形式上被加以思考,而应该运用抽象力,它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发展为最真实的东西,为此就要对它产生的历史进行分析。“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主体是既定的,即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而范畴只是表现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和存在规定,它们常常只是从“个别的侧面”来表现资产阶级社会。因此,马克思对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私有制等范畴的研究,归根到底只是从属于他对资本和资产阶级社会这种具有原生性的范畴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不能按照经济范畴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自然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的次序来进行地位的排序,也不应该由它们在“观念”中的地位来排序,而应该由它们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来决定其排列顺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对分篇的设计首先要谈到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其次是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三大社会阶级的相互关系。他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顺序是: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考察从属于他对资产阶级社会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的研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只是从后者派生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即第二级的和第三级的东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资本论》手稿对经济自由的批判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下一篇: 《资本论》手稿对经济自由的批判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