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英汉俗语特征解析
 
更新日期:2020-01-03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1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俗语是民间创造并广泛流传,通过比喻、提炼和抽象、描述等方式得到的定型的语句。俗语所表达的内容丰富深刻,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能吸引和打动人们,表

 
俗语是民间创造并广泛流传,通过比喻、提炼和抽象、描述等方式得到的定型的语句。俗语所表达的内容丰富深刻,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能吸引和打动人们,表达效果好。不同语言中的俗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往往借助多样的修辞手法深入浅出的表达人生哲理,形式丰富多样,包含谚语、成语及其他常用表达等。语言博大精深,对俗语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一)英汉俗语共性:
音乐和艺术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原因就在于它们都可以传递情感引发共鸣。语言也是一样,尽管不同的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方面不尽相同,但是既然语言具有交流和表达情感的作用,不同语言之间一定会有基于情感产生的共性。不同文化中的俗语针对人类共有情感的表达也是相通的。如对美好品质真、善、美的赞扬,汉语里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种说法,英语中同样有与之相对应的“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这种表达。另外,人类对喜怒哀乐等情绪也有着相同的理解和感受。例如,表达害怕的情绪英语中有“my heart is in my mouth”俗语,而在汉语中我们也习惯用“心跳到嗓子眼儿”这种说法来表达受到惊吓后的心情。“Better the poor than wicked”表示宁做穷人不做坏蛋,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善良的肯定。“he that has lost credit is dead to the world”更是与中国“人无信不立”的道德观念不谋而合。因此,英汉俗语在涉及情感情绪表达方面,有很多相似性。
(二)英汉俗语的差异
1.修辞及音韵
俗语一般是以客观存在事物为依托,透过现象理解本质,由浅入深揭示深刻道理,于是俗语往往会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同时,俗语大多作日常用,因此汉英俗语在音韵方面也各有特点。
中文俗语运用修辞以比喻、对偶以及夸张最为常见。比如汉语俗语中“纸包不住火”就用来比喻不好的东西早晚都要让人知道;再如,“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既包含了对偶,也有一定程度的夸张,读来朗朗上口,用来表示每一个看似轻松的成就背后都有积年累月的坚持。无灵主语的使用是英语的语言特点之一,其俗语也以拟人手法的使用见长,例如:“actions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就将“actions”与动词“speaks”搭配,进行了拟人处理,相当于汉语中“事实胜于雄辩”之意。
另外,由于语法结构较复杂,英语俗语也会习惯性的省略前文出现过的名词,音韵美则通常借助头韵和尾韵来实现,如“As busy as a bee”汉语意思是指像蜜蜂一般终日忙碌,“busy”和“bee”两个单词实现了头韵的使用;再如:“fair and square”相当于中文中光明磊落之意,其中“fair”和“square”两个词在读音上就运用了尾韵的押韵方式。
2.文化背景
每种语言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俗语,由于广泛的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应用于日常交流,与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有很多俗语来源于民间传说、广为流传的经典文学作品、或民众的宗教信仰。这些无不是俗语背后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为了更好地理解俗语并且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最佳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笔者认为了解文化背景造成的英汉俗语差异很有必要。
人们的生活方式往往同一个民族文化演变与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因此汉语中许多俗语都有与农耕或饮食有关。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等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气候特征温和多雨,因此很多俗语都和海洋或降雨有关。如“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就是祸不单行的意思。而“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mackerel”中“sprat”是指鲱鱼属的小鱼,“mackerel”指鲭鱼,由于英国人靠海而居,所以这个俗语出现了鱼类的意象,意思解释为吃小亏占大便宜。
中西方许多俗语可能起源于各民族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等。比如汉语中的“望梅止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以及“赔了夫人又折兵”均源自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而“pound of flesh”则出自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喻指合法但是不符合情理的请求。西方国家有许多俗语都源于希腊神话传说,如“Pandora’s box”(潘多拉魔盒)根据神话故事的内容比喻灾难之源;“Herculean task”(赫拉克勒斯任务)比喻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提到历史事件,中国有“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源于韩信率军攻赵时,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军交战,由于再无退路,战士们拼死求胜利,最终大破赵军。后来该词形容为完成一件事不留退路、全力以赴的决心;碰巧英语俗语“Burn one’s boats”与“背水一战”表达的意思很相近,而且也源于一个西方典故。公元49年,在凯撒同元老院的战争中,恺撒渡河后将战船全部烧毁,不给军队退路,以示决心。
中国信仰佛教的人数相对较多。佛教自汉朝从印度传入中国,在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因此中国文化中,一部分俗语也起源于佛教,却可以通俗易懂的阐明道理并为大众所接受。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西方人普遍信仰基督教,因此围绕基督教和《圣经》的传说典故衍生了很多广为流传的俗语。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7章,原本的句子意思是说:不要把珍珠丢在猪面前,它会践踏珍珠。相当于汉语中“对牛弹琴”的意思。又如“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源于《圣经·出埃及记》第3章,是指上帝赐予他的信众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家园,后来用来比喻富饶丰美的地方。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西方许多俗语中都选择“God”和“devil”充当比喻意象,常见的俗语包括“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鱼和熊掌不可兼得),“As the devil loves holy water”(形容绝不可能发生的事)等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英汉俗语特征解析

下一篇: 英汉俗语特征解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