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混合式培训模式的特征与功能
 
更新日期:2020-01-06   来源: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浏览次数:20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含义与理念混合式培训模式主要包括形式混合和内容混合。在形式上主要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在内容上包括两方面,一是必修

 

(一)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含义与理念
混合式培训模式主要包括形式混合和内容混合。在形式上主要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在内容上包括两方面,一是必修面授课程和实践课程。面授课程主要以集体学习的形式,围绕不同的专题设置讲座。实践课程主要以课堂实践及观摩评课的方式,促进新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第二种课程为选单课程,即以网络课程、游历课程、工作坊等形式,从不同领域设置新任教师需要的课程,实现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
混合式培训模式是以教师认知特征为基础的。舍恩说:“教师专业知识隐藏于艺术、直觉的过程中,是一种行动中的默会知识”,斯腾伯格把教师个人知识定义为“行动定向的知识,它帮助个体达到他们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目标”。混合式培训尽可能地减轻新教师初入职繁重的培训带来的压力,实现远程培训,使得培训形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打破传统固定的培训模式。
(二)混合式培训模式的特征
1.打破时空的限制
混合式培训打破了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移动式学习。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选单课程中。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利用网络聆听专家报告、在网上论坛参与讨论研讨;原本只能在教室、报告厅进行的培训,现在也可以走出去,在博物馆、历史古迹等,进行游历课程的培训,不仅增强了新教师对培训的期待,也提高了教师的多方面素养,作为新时代的新教师,只懂得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尤其是教师队伍中的新人,更要与时俱进,和学生一样走出去,融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体会其中的伟大;而工作坊的组织形式也相对灵活,坊主骨干教师可以牵头组织坊内教师就近开展研讨。
2.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
新教师个人状况不同、需求不同,所需课程内容必然有所差异,混合式培训模式意在满足新教师在培训中的个性化需求。作为教师的全人发展,就是要看到教师发展品质的全面性。不仅是认知层面的提高,更有情感、态度上的强烈追求。作为教师的全过程发展,强调在教师生涯的各个阶段都是具有“全息”的功能,将教师的发展总是与课程、学科、教学、教材、学生、方法、评价、管理等环节不可分离。课程设置根据“重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挑选语文学科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内容。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常出现某一问题需要很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的现象,因此我们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综合课程,把各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联系整合,以使师范生掌握更多的综合性知识并发展综合性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培训过程中新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学现状、内在诉求等方面进行自我诊断,进而选择适宜的受训内容。在此过程中还与学校的各种培训课程有机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3.多样化的课程活动体系
混合式培训模式的课程内容可涵盖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与能力、素养与个性品质,包括师德、学科知识、一般文化知识、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技术素养、教育研究能力等,进而最大程度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这种培训打破了纯学术性的课程观念,采用实践性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单一化的课程,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活动体系,这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多维广域的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的整体功能,适应了培训的需要。
(三)混合式培训模式的功能
1.面授及实践课程的功能变化
(1)面授课程的功能变化
首先,面授课由原来完整的课程内容转变成主要解决教师线上或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方便培训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干预,帮助其及时调整、梳理并解决问题。
其次,面授课是网络课程的补充及升华。混合式培训中,面授和网络彼此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对面授课程的针对性要求更强,针对网络课程中教师们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面授课程进行面对面的解决。
(2)实践课程的功能
前文也有所提及,教师工作的实践特性决定了对教师的培训不是纯理论性的培训,因此,实践课程承担着新教师培训中至关重要的任务,其功能首先体现在帮助新教师站稳讲台。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教师在实践导师的帮助下,不断地试讲、磨课,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这是新教师站稳讲台的根本。
除此之外,新教师们通过优秀前辈的成长案例介绍和优秀课例分享,能够在实践中由学习模仿到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之路,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在实践中锤炼、磨合的过程。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混合式培训模式的特征与功能

下一篇: 混合式培训模式的特征与功能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