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更新日期:2020-01-13   来源: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20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800万;2019届毕业生预计为834万人。据调查,毕业生离校后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工作不足半年即选择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的比

 
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800万;2019届毕业生预计为834万人。据调查,毕业生离校后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工作不足半年即选择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提升,半年后的工资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当前大学生就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发展特点与就业市场脱节
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在学科建设方面更是竞争力显著。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然而很多高校将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至于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出现失衡。据统计,很多高校以鼓励大学生考研为主,就造成“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例失调,出现学生发展状态与就业市场脱节的现象。
(二)部分毕业生就业思维趋向定势
目前,一方面,绝大部分高校传统的管理制度,过多地强调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精神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存在误区,追求就业目标过于理想化,大部分同学期待高薪酬、快发展、低压力、好待遇的理想就业形式,甚至很多同学存在收入较低的单位不去、有些累的单位不去、不够稳定的单位不去、文化氛围不自由的单位不去的现象,等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大学生的就业面。
(三)毕业生素质结构与企业用人要求不匹配
通过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毕业生与单位互相的就业满意度不高。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取的专业知识未能达到深入消化吸收,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层面较浅。同时,在心理素质方面,现如今的毕业生已经开启“95后”时代,多为独生子女,生活在新时代,基本未遇到过挫折和压力,抗压能力较弱。然而,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能够为企业发挥作用,带来效益,而当代大学生很难完全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匹配,导致多层次就业问题的出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下一篇: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