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做好把握,从而使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中得到有效地渗透。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现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其作出针对性的解决,从而更好地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这一过程中,本文结合学习贺信精神系列活动,从而有效提升高效团结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注重健全教育机制,提升理论和政策认知水平
贺信精神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应用,要注重把握贺信精神的内涵,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予以认知,从而对教育机制进行健全,以提升民族团结的理论和政策认知水平,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时代楷模”及贺信精神的学习,进一步认清在新时代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并坚定我们前进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强化意识形态,强化[5]。此外,还要注重把握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能够不断提升思想政治队伍的能力,从而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得到更好地渗透。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践行贺信精神,要加强实践活动,将民族团结理论和政策认知水平与实践活动进行紧密关联,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行认知。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绩进行宣传,让学生意识到当下美好的社会是民族团结发展的产物,是各族人民通过努力劳动获得的。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予以认知,从而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模式
在开展贺信精神系列活动过程中,将贺信精神内涵与民族团结教育进行紧密结合,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民族团结精神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活动进行紧密地结合。通过这一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民族团结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学生学习当中,以提升民族团结的意识,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贺信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注重实践检验,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贺信精神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渗透,使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涵进行感受,加深学生对民族团结理论的认知,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有效地开展,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教育。民族团结教学与贺信精神的结合,要注重融入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教育计划进行融合,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国家责任感,潜移默化地促进民族团结。
(三)把握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推进民族团结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21世纪是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将互联网应用于民族团结教育当中,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将“互联网+贺信精神+民族团结”这一教育模式进行应用,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贺信精神进行动态展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贺信精神,将其与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有效地融合,从而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借助于互联网资源,将贺信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对学生产生有礼地影响,以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立足贺信精神,把握时代特色,强调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形势,以取得更好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