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困境
 
更新日期:2020-01-15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浏览次数:1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

 
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实践育人,着力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促进高校、企业、社区等领域实践育人资源共建共享,建好社会大课堂,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多岗位,创造更多机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 作为高校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延伸,以更生动、更丰富、更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育资源,选择合适的实践岗位去锻炼,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身体会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深学透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学思践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但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高校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的构建存在结构和功能失调、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与新形势新要求“不对称”等一系列困境。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存在认识偏差,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缺少完善的设计与管理,有关教育理念与体系建设的研究也相对薄弱,致使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实效性,以“碎片化”建设为主,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大多数高校在德育教育实践基地上缺乏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甚至有部分高校没有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工作计划之中。因此,在实践基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设计与规划,缺乏实际操作性。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以至于出现重视活动开展而忽略基地建设的现象。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由于经费与校内活动场所缺乏稳定性,导致部分活动无法实际开展或者开展规模受到极大限制,出现操作困难,呈现“随机化”境况。事实上,德育教育实践基地不应当仅仅狭隘地局限于大学校园里,还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的参与度,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此外,师资保障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许多老师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完全出于第一课堂课余后的“奉献”,而没有足够精力与技能去开展指导工作。财力物力人力多重因素的限制,导致高校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的建构与新形势新要求出现“不对称”现象。
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规划与系统性,实践育人不能形成合力,人力物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其本质原因在于没有将社会、校园、校际资源进行整合再利用。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德育体系构建呈学科化偏向及运行机制不畅、资源整合不够阻碍了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步伐,进而影响德育实践育人的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困境

下一篇: 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困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