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道德冷漠:道德建设之痛
 
更新日期:2020-01-16   来源:东南学术   浏览次数:32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投身于社会之中。因为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谟则认为:人只有依赖

 
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投身于社会之中。因为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谟则认为:“人只有依赖社会,才能弥补他的缺陷,才可以和其他动物势均力敌,甚至对其他动物取得优势。社会使个人的这些弱点都得到了补偿。”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论述同样强调人对于社会的依赖。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并依靠社会实现自我生存、发展。社会是一个集合体,本质上是人与人形成的关系总和。既然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与人建立关系,那么,作为营造一定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道德发展进步的社会实践活动——道德建设,根本上是要建立人与人的关系。那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呢?
要了解人与人的关系,首先要明白何谓“人”?孔子提出:“仁者,人也。”“仁”在儒家的思想学说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仁心,即道德之心,实际上就是爱心。仁者爱人的思想扎根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宋明理学同样承认“仁主于爱”。爱,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仁具有情感性,而只有具有“仁”者才为人,那么充满爱的情感是人之为人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近代伦理学家沙甫慈伯利同样认为,虽然动物和人一样具有感觉,但是唯有人具有美德,因为人天生具有一种能感悟道德善恶的“内在器官”——“道德感”(moral sense)。在沙甫慈伯利看来,人的行为受情感驱动,并将支配人行为的情感分为“天然情感”“自我情感”和“非天然情感”。其中引向共同利益和大众好处的是“天然情感”,是“人的趋于种族或同类的情感”,这种情感正当且自然。因此,人是有道德情感的存在。其次,这种道德情感的流露必然要走出自我,走向他人,成为维系个体与外界关系的桥梁。马克思将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影响和推动人们的行动。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崇尚“爱人如己”“泛众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际关系信条,就是将个体的道德情感不断扩展推及他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需要彼此的帮助。凡是必要的帮助是出于爱心,出于感激,出于友谊和尊重而相互提供的地方,那个社会就繁荣和幸福。社会的所有不同成员通过爱和情感的愉快的纽带被联结在了一起,仿佛被拖住一个相互行善的共同的中心”。可见,个体道德情感在社会生活中流露与表达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若没有了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的牵连与互动,道德将是冷冰冰的约束和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为守规而机械化的遵从规则,毫无人情可言。因此,在新时代道德建设中,让个体的道德情感充沛并使其流露、充分表达,构建充满温情的人际关系是道德建设的题中要义。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感动中国”人物,“身边好人”“时代楷模”等先进事迹不断涌现,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小悦悦事件”“地沟油事件”“疫苗事件”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时常出现。道德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幅感动与阵痛,希望与失望,冷静与焦虑并存的复杂图景。道德建设根本上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么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欠妥,从而引发的抱怨、困惑乃至焦虑。
在“小悦悦事件”“河南驻马店女子被撞事件”“跌倒老人窒息而亡”等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面对陷入困境或危难中个体的道德需要,旁观者没有回应,赤裸裸地呈现出一种对人对事冷漠无情、漠不关心的态度。同时,在近几年不断被曝光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中,我们看到行为主体没有充分预料到行为结果的多种可能,或预料到危及他人生命、健康的后果,却肆无忌惮地放任结果发生的“缺德”行为,呈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唯利是图”的处世原则,揭示的是我只关心我想要的,不关心他人的利益乃至生命。前者的漠不关心与后者的只关心我所想要的,不关心其他,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呈现。因为“关心是爱的重要且首要成分,它蕴含于爱之中,表达了爱者对被爱者生命成长的关注,体现在关爱行为之中。” 在看似没有关联的道德失范现象背后,共同指向了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的缺乏与情感流露、表达的阻隔。“关心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没有关心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性关系出现问题,当人与人之间天然情感没有自然流露于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连接或接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本应有的关心性关系走向冷漠。正是这种道德情感上的麻木不仁,使个体丧失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不能也不愿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无视他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期待,有时甚至是恶的帮凶。当个体陷入孤独的单子式境遇,并在功利主义、理性主义的助推下,视他人为地狱,用冷淡、不关心的漠然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时,道德冷漠成为个体为人处世的心理倾向,这种“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或同情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是诸多道德失范现象背后的共性所在。道德冷漠是对个体道德情感的消解,对社会道德温情扩散的桎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道德冷漠:道德建设之痛

下一篇: 道德冷漠:道德建设之痛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