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社会人际关系的交织与碰撞
 
更新日期:2020-01-17   来源:江汉论坛   浏览次数:3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社会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社会权利距离。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团体利益的精

 
社会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社会权利距离。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团体利益的精神体系,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一种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强调自我支配的社会哲学。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世界观。不同的精神体系影响着不同的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index)的形成。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权力距离的集体主义社会,德国形成了具有低权力距离的个体主义社会。《不一样的太阳》从多方面体现出了中德社会体系和人际关系的交织与碰撞。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碰撞
中国是集体主义国家,有着较高的权力距离。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成员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集体荣誉感和维护集体的面子。个人往往在群体中更有安全感。个人如果不合群,就会感到孤立,感到被排斥在群体之外,甚至寸步难行。而德国是个人主义国家,强调个人的自由,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人际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力。从《不一样的太阳》开始部分,我们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在不同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中国与德国在处理日常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同:
“泓韵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既然到了德国,就该尽可能多地跟正宗德国人打交道,尽可能多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而不是一头扎到德国的‘外国人’堆里做个边缘人。 (刘瑛《不一样的太阳》)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这种观念使得泓韵一心希望融入“主流社会”而不是做一个“边缘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泓韵和蔚伶在刚入学时就和德国的同学及老师主动寒暄,希望蔚伶能够在群体中得到接纳。在面对一个新的社群时会主动融入,如果不能融入或者被“拒绝”,气氛则显得尴尬与不适。在小说中,蔚伶的同学对泓韵和蔚伶的寒暄置之不理,黎希特老师也坚决的表示没有预约的情况下,他没有义务与泓韵闲谈。他们的反应鲜明地体现了个体主义色彩,她们不像中国同学那样注重集体的“面子”去主动欢迎新成员,而是以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去待人接物。
此外,不同价值观念指导下的思维方式也有明显的不同:
“泓韵愤愤地说:‘我绝没想到,在德国,帮人还会帮出错来!都说德国人理智严谨,没想到危机情况下帮助别人也能这么冷静超脱!……施德方严肃地打断泓韵:‘不要简单地把德国人或中国人归到某一类概念中去,容易引起排斥和对立。我刚才对你说的,只代表我自己,并不代表德国人。” (刘瑛《不一样的太阳》)
当泓韵辛苦的帮助尼娜反而被尼娜的父亲怀疑偷盗时,泓韵的反应便是抱怨整个德国人的思维方式。而德国人施德方的反应便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反对泓韵对集体的否认,认为个体不能代表集体,个人的行为不能反映出集体的思维方式。这也体现了集体主义下整体性思维方式与个体主义下分析性思维方式的碰撞。在个体主义国家里,人们往往拒绝被归为某一类群体,认为自己是有个性的和不可取代的。而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人们认为个体往往是集体的代表,因此强调个人的修养与个体的代表性,这也是中国人在面对不同社群时强调个体代表国家形象的出发点。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成员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集体荣誉感和维护集体的面子。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应该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如果发生利益冲突,个人往往会顾全大局、委曲求全、舍小家顾大家。霍夫斯泰德认为集体主义社会一般相对保守,不鼓励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个人往往在群体中更有安全感。个人如果不合群,就会感到孤立,感到被排斥在群体之外,甚至寸步难行。这样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人们往往追求人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和谐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认同一致,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不合群的言行;而个体主义价值观认可成员从“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崇尚个人主义,提倡创新和个人奋斗,鼓励英雄主义,以个性自由与隐私作为最高价值。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人际关系相对松散,人们只照顾自己及其核心家庭。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保证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同时要求他们承担选择的后果。因此,在个体主义国家里,人们往往拒绝被归为某一类群体,认为自己是有个性的,不可取代的。当人们对欧美国家的国民性作概括时,常见欧美留学生否认他们是自己国家的人,或否认这种概括与归纳。他们很少像中国人那样捍卫自己的国家的荣誉,只有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才会联合起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会人际关系的交织与碰撞

下一篇: 社会人际关系的交织与碰撞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