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匠精神蕴含着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不仅表现为对职业的敬畏、坚守和执着,而且包含从平凡的工作中获得快乐的能力,具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想要就业的内生动力,帮助大学生纠正对职业的不合理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降低他们对职业形式的关注度,并培养他们在普通工作中甘于平凡和获得快乐的能力,提升其职业情感。由此,可有效缓解因非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进,非大城市不去等原因造成的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
2.工匠精神蕴含着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且注重社会价值的达成。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认真严谨、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和技能,提高求职竞争力,助力个人价值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求职就业对整个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引导学生体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由此,可帮助大学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缓解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因过度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理想的匹配而产生的“不将就”现象。
3.工匠精神蕴含慎思笃行、知行合一的职业素养,重视过程、重视技艺、重视实践。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提前熟悉和适应职业环境,为毕业时的择业就业提前做准备,缓解他们惧怕就业的心理,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有更加具体化、详细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4.工匠精神蕴含敏锐创意、不断精进、敢于颠覆传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为精湛的技能,更体现为技能养成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专业、标准、规范,更要求创新、突破、改革,不仅需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更需要自我否定、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培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敢于探究、勇于批判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缓解他们毕业后因较长时间的创业考察和犹豫不定而产生的“慢”就业现象。
5.工匠精神蕴含坚韧不拔、追求至善的职业品质。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沉稳专注、不急不躁、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而造福于人。工匠精神的培育可增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认识到求职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要勇于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倾向的干扰,不攀比,不浮躁,使他们的职业期望从不切实际回归到脚踏实地。同时,可以引导农村生源大学生遵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以物质性报酬作为衡量职业的唯一标准,而要从平凡的岗位中发现意义,凭借专注与执着从平凡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