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儒家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更新日期:2022-10-27   来源:   浏览次数:51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共同体,而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说也体现了这样一种文化格局。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处于正统地位,对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在儒家文化体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

1,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首先表现在天人关系上,在国人看来,天人关系不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部分与整体、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用哲学语言来表述就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天人合一”的理念,最早是由我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提出来的,后来被汉代儒生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脉。就“天人合一”的概念来说,其中的“天”,不仅指代自然之间的规律,而且也具有道德伦理方面的价值。从自然层面来说,人既要敬“天”,也要畏“天”,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天人合一”的精髓。从非自然层面来说,“天”是人类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的本原,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天赋地具有一些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儒家以“整体论”为出发点,将人类道德提高到天地万物的高度来研究,认为天人关系体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易经》指出:“乾”为天,“坤”为地,“乾”是万物之源,“坤”则顺应“乾”意,辅助万物的生长。于是,“乾”“坤”之间的变化就演变为人类与世间万物的变化,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秩序也就由此产生了。在《易经》看来,“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1]“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因此,作为天地自然的派生,人类不仅要承担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与义务,而且还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改造天地自然,并建立一种与天地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实现人类社会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平衡。总之,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人类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思想,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文明理念,它将人类置身于整个天地自然的大环境中加以研究,其目的就是要告诫人类要尊重天地自然、保护天地自然,不断优化人类的居住环境。

2,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伦理观:“仁者爱人、兼爱万物”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在先秦儒家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之后,后人又提出了“爱人以及物”的观点,使儒家的“仁”具有了规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性内涵。这就是说,人类既要尊重自身的价值,还要对其他天地万物的生命予以尊重。荀子曰:“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人类是天地生命的体现,尊重生命是天地赋予人类义不容辞的职责。荀子还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本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充分体现了荀子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生态伦理观。董仲舒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在此,他明确地把动物也纳入道德共同体的范畴。郑玄在《周礼注疏》中提出了“仁,爱人以及物”的观点。其中,“爱人以及物”的道德共同体范围包括全部外在世界,“民胞物与”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物”也莫不如此。宋儒程颢指出:“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仁篇·遗书》)综上所述,不同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都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将“仁者爱人、兼爱万物”的思想推及家庭、社会和天地自然,从而得出一种推及宇宙万物的普遍道德法则。儒家生态文明观反映了人类与天地自然的统一,这对于协调人类社会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观:“中庸之道”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河南程氏遗书》卷七《二先生语七》)《中庸》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样,“中庸之道”也反映了儒家生态文明观。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儒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天地自然规律,既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又不能对天地自然无限度地索取,应该使人类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良性循环。一方面,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易经》认为,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事物的结束就是另一事物的开始。正如先秦儒家所说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下》)另一方面,人类要适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不能对天地自然无限地索取。孟子主张,要用之有节,“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并告诫人们:“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指出:“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谓之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荀子·天论》)其中,所谓的“天养”和“天政”,就是指人类既要利用天地自然来养活人类自身,又要尊重天地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1]傅佩荣:《傅佩荣解读易经》,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547页。

[2]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229页。

 

上一篇: 儒家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下一篇: 儒家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