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法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更新日期:2020-03-24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3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校园贷问题的根本原因虽然在于大学生自身,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高校在其中承担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对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

 
 “校园贷”问题的根本原因虽然在于大学生自身,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高校在其中承担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对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高的期待,然而高校大学生频陷“校园贷”陷阱现象却与大学生高学历背景不相符。从高校角度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现状高校法治教育呈现出应对滞后、方法落后、质量不高等弊端。

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为目的,并开创了高校法治教育的先河。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的法治教育融合,一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源于2005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实施方案”),产生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背景之下。至此,法治教育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在实践中,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诸多现实困境。

重思政教育轻法治教育

“05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一方面提高了法治教育的地位,但在实践中却也出现了法治教育“边缘化”的问题:首先,法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受轻视。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法律知识较少,局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知识,但这一教材(2018年版)仅在一章中涉及到法律知识,内容所占篇幅不足20%;其次,高校法律选修课设置较少。纵观高校选修课课程类型,经管类课程类型多,法学类课程种类少;部分理工科高校由于没有设置法律专业,从而没有法律选修课,学生受到的法治教育更少。此外,法治教育课程在授课阶段被轻视。不少高校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法治教育课程均安排一名教师上课,但大多是思政课教师,未受到专业的法律教育,并且思想政治课部分的授课学时往往多于法律知识部分的授课学时;最后,在课程结束的考试中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往往占有较大的分值比重,法治教育未得到重视。

重宪法宣讲轻实体法讲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与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不同,实体法(Substantive Law)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等。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中,将宪法部分作为法律基础的重要部分进行授课是尊重宪法地位的体现,但将实体法授课课时进行缩减不利于全民普法深度开展,对法律条文的机械普及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法治内涵的理解不够,模糊其法治认知,僵化其法治思维。

重法治宣传轻实战演练

高校法治教育对法治的宣传是大多停留在“不违法”即可,忽视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法律知识讲解较浅,授课方式单一枯燥。法律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离不开对法律知识的深度理解,离不开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法治宣传而轻视法律能力的实际养成,与实践脱节,法治教育的成效不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堪忧。

重概念教育轻案例剖析

法治概念的讲解是法治教育的基础部分,对于大学生法律基础的夯实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治概念的教育不是法治教育的唯一内容,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停留在概念教育阶段,缺乏法治运用的案例剖析加深学生对法治概念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法治基础的运用,导致法治教育内容深度不够,难以激发大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兴趣。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法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下一篇: 高校法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