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教学行为有效性对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更新日期:2020-03-24   来源:国际汉语学报   浏览次数:1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和中华文化愈加吸引国外友人的目光,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推广。为顺应此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和中华文化愈加吸引国外友人的目光,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推广。为顺应此发展趋势,国家汉办、国内各高校及相关机构也合力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而我们不仅要提高汉语教师的数量,更要注重汉语教学的质量。而在汉语教学的漫漫长路上,我们更应当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尽可能使每节课都行之有效。

毫无疑问,汉语教师是汉语和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播者,他们直面海内外各国、各年龄阶段、有不同学习需求的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鲁健骥(1995)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对偏误例句进行了分类研究和成因分析,他认为“从教材和课堂教学方面来看,讲解与训练的失误是造成语法偏误的主要原因。”可见,汉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对汉语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水平,也会进而影响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前景。

由于汉语教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学习汉语的人数与日俱增,新手教师也纷纷走上了汉语课堂的讲台。“对外汉语教学从总体上看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教学水平还不高。”(杨惠元,2004)而如何在此形势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有效的教学工作,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即自我反思。通过对不同汉语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观察、反思及总结有利于推进汉语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

何为“教学行为”呢?“课堂教学行为指的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甚至是教师的一举一动。教学行为分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金株希,2000)何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呢?很多人衡量教学行为有效性,通常以这三个方面作为标准:一是“效果”,即教学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二是“效率”,即师生实际花费的时间精力与最终教学成果应花费的时间精力之间的比值,比值越高,则效率越低;三是“效益”,即通过教学过程所收获的附加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汉语语言要素知识时是否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地传播中华文化与精神。这三个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上也同样适用。

本文将以汉语语法要素知识的教学行为为主要讨论对象,举例分析汉语教师在进行语法等汉语语言要素知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无效教学行为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教学行为有效性对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 教学行为有效性对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