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属于观念上层建筑领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恩格斯指出“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而国家政权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力量”。从国家起源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也就是说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样支配者精神生产资料。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地说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列宁也指出,意识形态承担着“牧师的职能”,无产阶级要学会“当思想领导者”,实际上也是在强调要通过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或话语权来对国家进行管理和统治。
实质上,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它反映着不同阶级、社会集团的意志和利益。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那么,意识形态必然在国家统治和社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总会建构一整套反映其阶级利益与价值追求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从而实现对该社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领导和掌控。只有掌握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才能够统领国家发展目标、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整合阶层利益诉求。”
(二)话语权
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提出“话语即权力”的观点,认为话语同权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认为话语在传递过程中能衍生出权力,或者说话语就是权力的衍生品,权力交织于话语的实践和运用过程中,对话语权的争夺实际上就是对于权力的争夺,对话语的运用其实就是对权力的行使。“话语权”一词具有偏向性,取“权”。而“权”可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权利”,人们有说话的权利,也就是代表着一种资格和利益;二是“权力”,可简单理解为话语的影响力或者是能够使他人做某事的能力。“话语权”在大多数语境下运用倾向于“权力”,能够对话语资源进行分配,包括过程与结果。
对话语权的释义没有明确的定论,众多学者对于语义分析及运用的各方研究理解侧重点不同,很难给出准确无误的定义。“概而言之,话语权就是一种掌握、控制、支配和阐释‘话语’的权利与权力,就是对话语背后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进行引导和塑造的一种资格、能力、身份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