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水平。为解决上述共性问题,适应“互联网+”与创客教育的新变化与新需求,结合笔者主持修订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培养方案应对接各级文件与标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对接学科发展、对接学校办学定位
首先,教指委发布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质量标准》、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等各项政策文件,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其中,教指委的各项文件规定了本专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课程,国家的各项文件进一步突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应在各项指导性文件的统一要求下谋求专业的个性化发展。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办学方向,凝练办学特色,寻求错位发展,增强专业的竞争力与生命力;再者,教育技术学是应用型学科,致力于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破解教育问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时代特征,充分对接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并建立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为开放的授课模式,以确保能实时纳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满足新形势下对专业人才的最新需求;最后,应将专业定位放到整个学校的办学定位中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学科在新形势下对于学校开展跨学科教育、新工科教育、通识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支撑与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确立具体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素养体系
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从不同层次上回答本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引领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设计的重要依据。培养目标趋于宏观,培养规格更为具体。专业素养是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和核心内容。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以目前正在开展的专业认证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为导向,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立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评估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素养体系。其中,培养目标是总领,建议从三方面进行阐述,即凝练人才培养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养、身心素养、专业素养三个方面)、明确就业领域、定位职业岗位。培养规格(或称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描述和详细指标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三个维度对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做了宏观规定。其中思想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对于各个专业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在具体落实时,不同专业各异。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确定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清晰梳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笔者认为应以需求分析和办学定位为核心依据,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技能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梳理,即从三个层面回答本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何种能力,具备哪些专业技能,同时还应理清各类知识、能力、技能间的关系。专业素养体系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级文件与标准、地方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学校办学定位与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三)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既不能效仿研究型院校,也不能退变为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应以教学系统设计为核心,整合教育学、心理学、人文艺术、信息技术、媒体技术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性内容,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人文与艺术素养、媒体与技术素养、系统工程素养等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基础性课程以开足、够用为原则,力求既能有效支撑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能形成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变化,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打造专业课程群,以课程群建设促进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为理清各门课程间的逻辑与关联,建立明晰的课程支撑体系,我们可以依据本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确定课程体系的横向结构,即应开设课程的类别、内容及其比列,确立与专业素养结构相对应的专业课程群,进而根据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课程内容的性质,在每一个课程群内部,可以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技术课程、工具课程、实践课程四个层次,并据此确立课程体系的纵向线索。每一个课程群均对本专业学生的某一类专业素养形成有序、纵深的支撑。
(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尤其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技能的培养落在实处。在规划与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即实践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环境)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导向是开放、灵活、协同、共享,并且要有效支撑专业技能的训练。所谓开放,主要指要进一步开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充分整合校内外的优势师资,以其经历、业绩、成果为考核标准,引进企业人员、行业专家、相关领域的“达人”等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所谓灵活,主要指在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实践形式、时间安排、场地调度、设备使用等方面要在统筹的前提下允许动态重组、实时调整。所谓协同,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办学资源,深入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协同,同时要积极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所谓共享,主要指在实践教学课程与环境建设方面要与相关专业、院系、企业等共建课程、共享资源、共同育人。
(六)学科共性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并重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跨度较大,涉及面广。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广而不精、宽而不厚的现象,既要注重学科共性目标的达成也要支撑学生个性化发展。所谓学科共性即本学科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要件,是本专业的所有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所谓个性化发展是让学生在完成了学科共性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规划等所进行的主动的选择性学习。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应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与具体实现路径。
(七)构建开放、高效、灵活、个性化的“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生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提供了新的就业领域,也为开放、高效、灵活、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实施路径。我们在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应该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比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供给的各类教育服务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弥补师资不健全的现状;推动课程建设模式改革,基于在线课程平台,实现课程的校企共建、师生共建、动态生成、开放共享;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更为灵活的选课、线上开课、学分认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业绩的跟踪、记录、分析、汇总,促进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