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适应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学习苏联模式,通过院系调整相继成立了多所工科院校。1953年5月,中南军政委员会确定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四校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热能动力部分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组建华中工学院。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上,中南高教局潘梓年局长指出,“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国家工业化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现代技术水平的、体格健全的重工业建设人才。”建校之始,学院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和南昌大学及华南工学院调入学院的教师共202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25人、讲师45人、助教86人。调入的二、三年级学生1459人。
时任建校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朱九思后来回忆说:“院系调整时,完全按照苏联模式办,一点折扣都没有。”对于学习苏联教育制度,当时中央高教部的指示是:“学校进步的快慢,办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积极认真地学习苏联经验。”和全国同期其他院系调整后成立的工科院校一样,华中工学院也是“一边倒地”学习苏联教育模式。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全面的学习、移植苏联模式。
1953年-1956年,学院有计划地派出了一批中、青年教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有苏联专家的院校学习进修,选派多名教师到苏联留学进修,这批教师后来都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学校第一学年度开设的117门课程中,55门全部采用苏联教材,24门部分采用苏联教材,到1954年暑期以后,全部采用苏联教材;按照苏联教育模式,建立起院、系、教研室教学组织架构;学习苏联经验,在班级建立学生工作的“班三角”制度,团支部书记管思想工作,班长管学习,班主席负责文化体育活动;1955年第一学期,学习苏联经验,学校从本学年度入学新生开始,本科各专业由4年制改为5年制,全部毕业生实行毕业答辩;制定全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建立教师的工作量制度;由于整体教育体系完全照搬苏联,因此要求从教师到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俄语;从建校至50年代末,学校聘请多位苏联专家来校,对学校教学改革、科研工作和师资培养工作进行指导,其中包括:水能专家卓洛塔廖夫、热传动力专家米哈辽夫、水力发电专家谢福拉、自动运动学专家舍克斯尼亚、工业热能专家查林柯、冶金自动化专家布连柯、金属工艺学专家杜比宁等;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教师建成自动调节原理与随动系统实验室以及水电站动态模型等科学实验装置。从1953年建校到1957年,学校参照苏联模式建立的教学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