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常态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新要求
 
更新日期:2020-04-15   来源:知识经济   浏览次数:17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市场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之后虽历经几次调整,但对于市场基础性配置资源的定位始终没有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市场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之后虽历经几次调整,但对于市场“基础性”配置资源的定位始终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中国经济微观市场层面政府参与度过高的弊端逐渐显现,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正式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提出了新要求。

退出微观市场

由于中国经济选择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东亚发展模式,多年来政府习惯性大包大揽,在微观经济领域依然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作用。这种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模糊,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寻租空间巨大。要激发市场活力,必须清晰界定市场边界,减少政府过多干预微观经济领域。一方面,简政放权,改革审批制度。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减少、合并审批层级,下放审批权力,切实合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活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机构整合,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又增加办事人员,一直以来是政府体制改革无法有效落地的病根。想要切实做到机构整合,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审批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真正做到“法无授权即不可为”。

健全宏观调控

虽然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证实,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运行危机,因此在发挥好市场作用的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中央一再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必须注重宏观调控。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这样大的宏观发展形势的转变,必然要求政府在相关政策引导,相关资金支持等方面做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强化市场监管

市场的竞争从来都是无序的,放任市场绝对自由发展而导致监管职能的真空,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市场的监管还存在着注重准入审批,轻视过程监管的问题。一方面是准入审批手续复杂,门槛较高,操作死板,给权利寻租提供了温床,推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市场活力。另一方面是企业进入市场后,动态法制监管缺位,造成食品、卫生、医疗等公共领域缺乏保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常态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新要求

下一篇: 新常态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新要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