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诸子“玉文化观”
 
更新日期:2020-04-16   来源:课外阅读   浏览次数:2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诸子论玉器诸子对于玉器及其文化内涵的态度,反映出他们对礼制文化发展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先秦玉石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1.老子

 
 (一)诸子论玉器
诸子对于玉器及其文化内涵的态度,反映出他们对“礼制”文化发展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先秦玉石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老子对“玉文化”持批判与反思态度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认为“难得之货令人行防”,他主张“挞玉毁珠”。玉石在古代可谓难得的自然之物,但是人类基于自己的某些诸如政治需要赋予了玉石宗教价值、阶级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成为身份地位、金钱权利的象征,更成为世人争相追逐的对象,当标签多了玉石也就变得不纯粹,反而破坏玉石的自然之美,妨害人类本来生活的宁静和平,阻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所提倡的圣人之道是足于己而不形于外。

2.孔子认为“玉文化”是“损”与“益”的关系,是发展与继承的辩证统一关系

孔子深入研究礼制文明,认为其核心为“道德与理性”。基于孔子对礼制文化的态度,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玉石文化观——反对对玉石的盲目崇拜。《论语》中有云:“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21]玉帛作为高档物品所体现的礼制等级也是极高的。当然“礼”的精神实质并不是和玉帛划等号的,而是“人”对其倾注了多少感情,于是又有“礼轻情意重”一说,《礼记·聘义》中提到:“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22]

3.荀子对“玉文化”的思想具有综合性

荀子发展了儒家人道的同时又吸收和改造了道家的自然天道思想,认为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人类也绝不是自然的附属物,人类具有能动性,这里我们可以稍稍看到辩证法的端倪。基于荀子思想的这一特点,荀子对玉石文化的态度也是相当理性的,他说:“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物者莫明于珠玉”[23](《荀子·天伦》)。玉作为自然的产物,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储量少,本身的精美,更多的是在于人类运用理性赋予它的额外价值。“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24](《荀子·非相》)。荀子认为玉石虽然与其他石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如果不经过雕琢是无法成为“宝”的。“雕琢其章”方能“金玉其相”、“纲纪四方”。君子也是如此,他们有金玉的品质,且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品质雕琢其身使自己更有文彩。由此,荀子提出:人类应该理性的认识人类创造物——“玉石”在人类生活中的客观地位,不能因其而失去本真。

(二)诸子论玉德

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时期都有其代表的器物,且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出了相应的物质文化,但能将其与君子的品质加以联系的唯有玉石。而作为物质对象的玉石常被拟人化、道德化,据此发展而来的“玉德学说”内涵更是相当丰富的。“玉德一说”与古代的人佩戴玉石装饰品的习惯密不可分。西周时期佩玉就已制度化,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以玉比人”、“人如玉”的说法广泛流传开来。

1.荀子玉有“七德”:仁、知、义、行、勇、情、辞

“玉德观念”在西周时期产生,流行于东周并产生了相应的“玉德学说”,最后在汉代成熟。“玉德学说”的源流最早可溯至《荀子·法行》子贡与孔子的讨论:“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25]

2.管子玉有“九德”: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

《管子·水地》“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室,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3.孔子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

《礼记·聘义》 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比德于玉”是战国时期人们的通识,玉的人文道德色彩显著增强,玉的礼制意义更加富有道德教化意味,玉文化也朝着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金声玉振”——玉德的最高追求

中国古代的玉佩挂饰由多种玉块组合而成,走路的时候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铿锵声。“行则鸣佩玉”,“其声不扬”(《礼记·玉藻》)。君子走路时玉佩要“其声不扬”,步子优雅且有节奏,这样才能让玉佩发出“玉德”之声。但是古时候的君子为什么会如此看重“玉音”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诸子“玉文化观”

下一篇: 诸子“玉文化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