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原型意象”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以《千与千寻》为例
 
更新日期:2020-04-17   来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代表作《千与千寻》(2001年),不仅荣获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奖、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且在票房上也大获成功,成为日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代表作《千与千寻》(2001年),不仅荣获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奖、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且在票房上也大获成功,成为日本历代电影票房排行榜的第一名。这部电影不仅使全球无数观众成为宫崎骏的影迷,而且也成为动画艺术研究领域的经典案例。毋庸置疑,《千与千寻》在动画电影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将“清水出芙蓉”一般的自然纯净和幽深不见底的深邃思想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令人震惊于动画电影鲜为人知的艺术魅力。宫崎骏曾说:“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朴素,又可以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喜剧等其他艺术形式。”[3]

梅特·希约特曾把电影的文化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晦涩的难以沟通的电影文化因素;第二层次是可以转换的电影文化因素;第三层次是国际化的电影文化因素。[4]从文化元素的使用和表达上看,《千与千寻》中俯拾皆是并令全球观众惊艳不已的日本本土文化符号,是电影大获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正是梅特·希约特所说的“第二层次”,即众多动画研究人士所关注的“本土文化开发”的命题。然而,这部电影所带来的重要启示,还包括“第三层次”,即“国际化的电影文化元素”,换言之,即全人类在理解认知上具有通约性的那一部分。在《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一系列具有浓厚的浪漫神秘主义色彩的原型意象。这些意象如同看不见的磁铁,令人被吸引无法自拔,却又难以解释清楚为什么被吸引。这种力量就是原型,究其本质乃是观众自身的集体潜意识被电影中的原型意象所唤醒,甚至达到一种“不是电影吸引了自己,而是自己的内心驱使自己去电影中寻觅”的神奇效果。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曾以“召唤结构”这一说法,来解释艺术文本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这一视角理解,原型意象本身正如艺术作品中的空白和一系列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结构,这种结构召唤着接受者按照自己对于这种原型意象的理解参与想象和再创作:“熟悉”的地方是艺术文本提供的共鸣基础,“陌生”的地方则由接受者自行发掘内心的潜意识,最终达成一种奇妙的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异质同构”的审美意趣。被誉为大师的宫崎骏深谙此道,故能引领观众以观艺术精神之堂奥。

1、洞穴隧道(神隐入口)

电影《千与千寻》开始仅几分钟,就出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型意象——洞穴隧道。少女千寻一家正是由这个貌似洞穴的隧道,意外地进入了神灵所居住的世界,并引发了后面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儿童拯救父母”的故事。

洞穴,可以说是最为古老的原型意象之一。如果说使用火是人类诞生的某种标志或重要转折,那么洞穴对人类潜意识的影响则更为深远,直接抵达人类最早的婴儿期,甚至作为兽类而存在的阶段。洞穴所能令人类产生的情感是复杂多元的,它既象征着安全的栖息地,又象征着某种未知的危险,而黑暗幽深的洞穴隧道则具有更多复杂情感的激发功能,如宗教、繁衍、图腾等。在这多种复杂的情感中,最具代表性的、本能的生理情绪体现就是“好奇”与“恐惧”。当这两种情感混置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对人的行为倾向所产生的作用几乎必然就是使人“欲罢不能”、“欲去还留”。在艺术文本的鉴赏中,这种力量就呈现为审美驱动力,或者强有力的“召唤结构”,促使沉浸式审美观照的达成。

在电影中,宫崎骏对千寻一家发现洞穴,进入隧道的过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环境和人物情绪渲染,激发了观众无尽的好奇心,短短几分钟就把观众深深地带入他所构建的神秘的神隐世界。一部经典之作至此呼之欲出。

2、高塔(汤屋顶层)

“攀高”象征着艰苦跋涉、征服之旅,“高塔”、“山顶”、“建筑物的顶层”等“高处”象征着最高权力、被挑战的目标,与此相对应,“地下室”、“底层”则象征着跋涉的起点,以及被权力驭使的对象。这种意象在心理上的文化对位,对于全人类的潜意识而言都是共通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原型意象”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以《千与千寻》为例

下一篇: “原型意象”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以《千与千寻》为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