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东北乡村文化自信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更新日期:2020-05-06   来源:农业经济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东北乡村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具有延续性和独特性。但是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角度来看,东北乡村文化缺乏厚重的文化积淀,在文化载体与

 
 东北乡村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具有延续性和独特性。但是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角度来看,东北乡村文化缺乏厚重的文化积淀,在文化载体与文化传承方面都存在劣势。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东北经济出现断崖式滑坡。由于经济下滑导致的社会、文化问题开始凸显,突出表现为东北人口的大量外流,其中乡村人口流失更为严重。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制约着东北乡村文化的传播,制约了东北乡村的整体发展。一方面是东北乡村文化的传承主体缺位,使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出现断档。未流出农民越发关注自身经济利益,为谋求利益最大化,使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传统生活方式走向两个极端,无经济利益的文化传统,逐渐被淡化、抛弃,如友爱、孝悌、勤劳、诚信等,涉及经济利益的文化被扩大化,像东北乡村的走礼文化,已由过去的风俗文化变为如今的毒瘤文化;另一方面是乡村文化载体的空心化,文化需要物化形式得以展现,而物化本身并非文化,两者产生关联的核心因素是人。由于乡村人口大量外流,承载乡村文化的建筑、公共活动场所等物化形式,缺少了最核心的因素,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正在逐渐消失。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及东北经济整体滑坡的环境下,东北乡村文化的发展陷入了混乱、迷茫甚至是崩溃的困境。

东北乡村文化出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中国乡村文化困境的普遍原因,又具有其独特原因。

1、东北乡村文化的薄弱性。

以农耕为基础的中国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几千年发展未曾断裂的关键所在。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支撑与传承,精英阶层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费孝通通过分析,得出明清时期近一半进士为农村子弟的结论,而有功名的农村士绅所占比例更高,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支撑与传承的主体。比较而言,东北科举始于清朝,纵观科举历史,东北地区未曾出现文状元,进士仅仅二十几位,其中祖籍关内者占近半数。所以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东北乡村传统文化尤显薄弱。

东北文化原属于少数民族文化,虽然清朝入关后实行汉化政策,但对“龙兴之地”的东北仍实行封禁政策,因此传统文化对关外的影响甚微。直到清朝后期解除封禁,中原传统文化开始逐渐传入东北,随着近代闯关东的不断移民,大量中原地区农民到东北谋生,在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东北也达到高潮。同时日俄的异国文化对东北影响颇深,尤其日俄战争后,日本间接、直接占领东北长达近半个世纪,殖民文化也通过各种形式,在东北地区各个领域得以体现。三种文化在不同时期都以主流文化的形式存在过,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融合性文化形式。东北文化虽属融合文化,但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和殖民文化,有主次、有次序的传承发展。

东北乡村文化薄弱对乡村文化自信发展最直接影响,是乡村文化凝聚力减弱,缺乏让农民产生文化认同的传统观念和物化形式。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东北经济整体滑坡的背景下,最初文化认同感下的文化约束力逐渐消失,农民的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抛弃文化约束和文化底蕴,单方面促进经济发展、谋求经济利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行为缺乏其合理性,对于本就薄弱的东北乡村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影响很大,最终不利于东北乡村的全面振兴。2、东北乡村文化的缓慢发展。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根植于土地,所以文化模式具有稳定性和封闭性,在这种乡村环境中,农民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历史文化观念,也就是所谓的“村庄共同体意识”[6]。在这种共同体意识影响下,农民接受新观念、养成特定习惯是一个缓慢发展过程,反之,业已形成的习惯、观念,否定、抛弃它的过程同样漫长。“礼失而求诸野”虽然表明乡村文化本身具有比较合理且相对完整的价值系统,但侧面也反映了乡村文化发展的缓慢,传统文化在上层社会的创新与崩坏,并不会对同时期乡村文明的自我进度产生巨大影响。

近代以来,东北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殖民时期,畸形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被迫转变社会身份成为工人,被日本殖民者残酷剥削。建国后,由于东北特殊的区位、资源等方面原因,大型重工业在东北广泛创建与发展,集约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在东北实施。改革开放后,我国又提出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一系列工业发展的推动下,东北始终保持着高城镇化率发展,上世纪末,东北城镇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些年东北经济遭遇整体滑坡,人口大量外流,但并没有影响东北城镇化率的持续增长,并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东北乡村文化自信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 东北乡村文化自信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