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更新日期:2020-05-09   来源:农业经济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面临的人才困境需要农业高校发挥优势有所作为,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农业高校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乡村振兴面临的人才困境需要农业高校发挥优势有所作为,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农业高校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培养所需的全方位人才。针对乡村人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高校可利用自身师资优势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培训指导工作,为乡村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提升服务。最后需要高校与政府、企业及地方合作,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措施,真正让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而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乡村人才供给

1.拓展涉农专业领域,满足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要以学科为依托专业为保障,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粱八柱”。首先,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和涉农专业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及乡村振兴的需求。坚持市场导向和产业导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开设农业特色专业。2018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2.0意见》指出,“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一批新型涉农专业”。(8(在本科专业设置上从农业与现代互联网结合,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角度调整专业设置,适当增设新专业,以满足新的产业需求。另外,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可增设农业专业硕士学位,加大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在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农业推广等领域的硕士培养。在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上,设立乡村振兴博士点,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端人才,为解决农村高层次人才瓶颈问题输送力量。涉农高校要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培育现代农业所需的全方位人才,既有农技专门人才、文化创新及创业人才、生态建设者,还有综合管理服务类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人,培育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农业人才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强化专业能力

人才培养过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式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农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进行培养方式的创新和调整。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通识+专业+实践”的方式,保证每一部分课程比例,给学生提供更多可选课程。按学分进行分段式培养,前1-2年重视通识教学,后面几年完成学科交叉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教学,切实保证对学生实践环节及动手能力的锻炼,增强专业技能。第二采用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双导师制。按照农业岗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实习基地的积极性,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使校企双方在较长内容及师资等方面融合,协同育人。在导师配置上,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家、资深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作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定期培训指导。第三,深化政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实验班。中国农业大学率先成立“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企业家校友联谊会联合成立,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采用开放办学、开门办学的模式,旨在为乡村振兴培养青年领军人才。安徽农业大学“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实验班是由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青团安徽省委合作开办,采用“高校+政府+企业”的培育模式。注重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开展实践教学,给学生创立了更多实践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3.保障教学设施投入,奠定育人基础

农业教育的开展需要以教学基础设施作为保障,才能有效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学基础设施。农科相关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实验器材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并且消耗量比较大,对财政支持要求比较高,要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实验器材的供给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各专业教学需要,配齐专业教师,尤其是在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方面要强化教师力量,保障正常教学需要。另外要加强教师的交流学习和培训,让教师不断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方法,促进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为农服务的意识;组织教师参加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相关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乡村振兴、学科前沿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首先高校自身要加强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有实习实践的场所。但受制于学校本身资源条件的限制,可与企业地方建立合作关系,开拓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深入协同育人。

(二)建立科技人才服务机制,助力乡村人才提质

1.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升人才能力

农业高校拥有更为专业的、数量较多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团队,他们能够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实践经验为乡村人才的能力提升贡献力量。依托高校优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计划,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社交礼仪等内容的培训。(9(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对农业技术人才、新型职业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常态化培训,重点是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退伍军人、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专业技能和科技素质提升开展培训。(10(首先农业高校应立足乡村振兴实际需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训需求,编订教材,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模式,促成高校政府协调培训机制的形成。其次对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干部等开展专题培训,促进“三农”基层服务人才整体能力提升。最后可引导基层干部和涉农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开展学历教育培训,促进涉农经营人员文化素质和整体能力的提升,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服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下一篇: 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