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高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显著增加。在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认识高度、研究深度都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研究生重科研素质培养,轻道德伦理教育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虽然各大高校已经逐步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但重科学素质培养,轻道德伦理教育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恶性事件频发,高校忽视研究生德育建设,把科研作为研究生教育唯一导向的工作思想仍旧存在。德育工作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部分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往往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消极态度,认为研究生在思想观念和人格养成层面已经趋于成熟,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于没有在本科生阶段获得良好德育的研究生,只是一味的责备和批评,而不重视在研究生阶段适当补充相关的教育内容,因而导致研究生的道德意识淡薄。[]
3、高校研究生开展德育活动的积极性不足。
目前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普遍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导师要代领研究生团队完成大量的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这就导致其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产出。另外,在高校研究生的各级各类奖学金的评选中,也更看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产出。这就使得研究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尤其当研究生在时间分配与自我管理上出现矛盾时,研究生更加容易忽视自身德育素质的培养,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
4、研究生集体参与德育实践活动机会较少。
目前高校研究生学习内容多以专业为导向,以导师任务为中心。由于所学专业不同、导师要求不同,虽然在研究生群体中设立了班级、党支部等组织管理形式,但在各自的学习、工作、生活上时间较难以统一和协调,集体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