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个性化”的内涵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一词来源于西方社会心理学,指的是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丧失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存在感,形成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的消失,而是个性在群体中产生了某种特殊行为,这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不由自主的冲动表现。在此类现象中,个体不是以单独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于群体,其行为丧失了个体可辨别性,从而减少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导致行为控制力的减弱,造成群体受无意识支配的。正因为去个性化的发展给集体无意识的滋生提供温床,使人产生一种虚幻状态,倾向于寻找社会认同。但这种状态是危险的,严重时甚至会犯错,因此给我们的警惕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去个性化形成的原因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自觉的个性消失,以及情感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的首要特征”。一般来说,去个性化主要是由内外部因素结合促成个性的转变。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匿名、责任分散和群体淹没性等三方面。首先是匿名因素,表现为个人隐藏自己的身份在群体中发言。就好比社交媒体中的“吃瓜群众”,自由发表言论,孤立的个人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受惩罚,他便会放纵这种本能。因为群体是个无名氏,所以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蒂姆身上还具有“权威主义人格”,为了逃避孤独无力感放弃了自由。很多社交平台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如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以及各大网站的留言区,人们肆意发散言论,不管内容是否得当,各色言论滔滔不绝,应有尽有。对比现实世界而言,虚拟空间似乎更得心应手,这便证实了勒庞所言“我们即将要进入的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在这个群体中人们“逃避自由”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内心焦虑所造成,在压力的驱使下会情不自禁的放弃自己的立场。研究发现,生活中内向、保守有法律道德情感的人在匿名的情况下会显得大胆、张扬,说一些平常没说过的话,更有甚者散布谣言,恐吓人心。佛洛伊德自我结构论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当一个人在匿名状态下,超我的作用便非常小,自我也相应地丧失了强有力的约束力,而本我则显得异常活跃。个人的力量不足以促成一件大事,倘若置于人群,那他便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因为群体赋予了力量足以让他达到激愤的状态。影片中蒂姆的性格正符合这一种现象,因为他的自我意识模糊所以在追求快乐时便随心所欲。
其次是责任分散因素,当个体单独行动时难免会产生顾虑不敢轻易尝试,如果犯了错就必须自己买单,但在群体中这种想法就会被消除,因为不用自己负责所以为所欲为,且行为具有破坏性。作为群体行动时,个体会感到行为责任由群体承担,自己只需要对有限后果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集体病态化,“浪潮”成员扩散了自己的责任意识,抑或有法不责众之想,在群体中胡作非为继而引发群体性质恶化。最后是群体的淹没性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意识消失,个性淹没在群体中,大脑丧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行为逐渐趋同于群体化特征。“浪潮”成员按照组织的要求管理自己,个体性特征逐渐消失群体特征不断涌现。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意识的主观状态,由个体内部心理因素所决定的且意识具有可控性。影响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自信心、自我意识水平、群体凝聚力四方面。首先,自信心表现为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能成功应付某件事情的能力而作出的评价。自卑者缺乏自信,但这部分人的群体认同感较高,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更强烈。其次是自我意识水平,表现在个体的兴趣、能力、气质等方面。最后是群体凝聚力,当群体中具有高度凝聚力时成员会朝着同一个目标行动,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会倾向于注重自己行为是否合群,如果与内部成员争议较大,个性就会得到保护,反之去个性化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