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教师公民道德层次: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强化师德教育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高校教师必须将“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作为使命,给学生树立榜样,第二,高校将师德教育要纳入教师培训中,尤其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师德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坚定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调动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自律尤为重要;第三,师德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重视教师人格健康教育、职业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第四,创新师德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比如,高校每年评选师德模范或者邀请师德典范人物做专题报告。
(二)在教师职业道德层面: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完善师德考核制度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体系,把师德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首先,多角度选取能够反映教师师德状况的考察指标并及时反馈给教师考核结果,将其纳入师德档案,作为教师职业长期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高校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及诚信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将奖惩机制落到实处。就奖励机制来说,高校要定期开展评选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评比活动,对师德模范教师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奖励。高校可根据自身财力、物力情况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来进一步树立崇高师德的价值观,激励每位教师真正做到敬业爱生、严于律己,以崇高的师德、广博的学识感染学生。就惩处机制来说,高校应设立处理或申诉违反师德问题的专门机构,对师德失范行为严肃处理,在给予行政处分的同时也相应地进行物质惩处,实行重处罚措施,绝不姑息;同时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形成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以及各党支部、系所的层层覆盖的问责机制,对监管不力者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
(三)在教师专业素养层次: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首先,我们谈师德还是要紧密结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现在存在的所谓师德问题其实是专业素质(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不高而不是单纯的道德修养问题。不可否认,师德高的教师,往往能够发现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和困惑,也会善于通过引导、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幽默有趣的教学风格,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去总结体会的。其次,教师自身是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能动因素,是专业化发展的主体。高校教师只有对注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另外,高校教师须关注社会发展,学科前沿知识,将自己掌握的前沿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最后,教师的师德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学校和社会都要要给他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与条件,帮助他们实现专业化的发展,因为师德建设也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参与的重要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