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涵
 
更新日期:2020-06-01   来源:   浏览次数:2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指出,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从交往与生产力和分工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了交往对

 
 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指出,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从交往与生产力和分工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了交往对世界历史形成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深远意义。
第一,交往推动了人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交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与外在环境进行联系和互动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看,交往的扩大有利于推动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过程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根据上面的叙述,这已经很清楚了。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性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的能力。”显然,交往的扩大可以推动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可见,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民族历史越来越向世界历史演变。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发展不在局限于一国范围之内,而是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之内,因此,人逐渐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第二,交往的扩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起初的个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扩大范围的世界交往,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不仅能够满足自身需要,而且还有了剩余,产生了交换的需要,推动了交往的产生和交往范围的扩大。随着交往的深入,人们不再满足于小范围的交往,希望获得更多的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交往越扩展,生产技术和发明越容易突破地域的局限性向外扩展,最终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销售市场需要向外扩展,交往范围的扩大带动更大范围内的消费,消费反过来也刺激着生产。在此基础上,交往与生产力的发展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第三,交往的扩大推动了分工的发展。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还不完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相互联系的渠道得不到有效开发,劳动效率十分低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技术的发明利用和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各地域的交往不断扩大,使城市之间建立起联系,新发明的劳动工具以更快的速度应用于这些城市,从而引起了城市之间新的分工,即每个城市建立起占优势的工业部门。交往的扩大还引起了劳动分工,即劳动者只需要从事生产劳动的某个特定环节即可满足其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16世纪以来,随着交往逐渐扩大为世界交往,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最早的国际分工——“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分工格局,并且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不断深化。随着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要求打破长期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第四,交往的扩大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推动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成为世界历史。”可见,交往由地域性交往向世界性交往的转变过程,即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所以,各个民族和国家突破地域的局限性建立的世界交往是推动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要动力。世界范围内日益提高的生产力水平必定促进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进而成为共产主义到来的前奏。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交往不仅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交往关系也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可见,交往的扩大能够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
总之,虽然交往的全面扩大是资本主义社会开创和推动的,但是其产生的影响却远远超过资本主义社会的范围,不仅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完善、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共产主义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涵

下一篇: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