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更新日期:2020-06-02   来源:   浏览次数:1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中的三个层次:针对学生学习程度、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的不同,我们将实验分为基础技能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

 
 1.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中的“三个层次”:针对学生学习程度、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的不同,我们将实验分为基础技能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这种层次性体现在各个模块化实验项目中,形成了实验项目的整合与培养目标的融合。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训练到提高能力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使得实验教学更具有实践性与探索性,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与思考。在实践与思考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六个模块”:在实验内容设置中重点突出基本能力、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内容安排上将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融合为一体,避免交叉重复,将实验项目划分为凝集反应、标记免疫技术、免疫细胞标志及功能检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虚拟实验这六个模块。
3.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中的“三个结合”:经典与科研相结合、教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真实与虚拟相结合。
(1)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设置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难度、前沿,而应难易结合,应“经典”与“科研”相结合。保留一部分经典实验的内容,可以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将这些低难度的实验面向护理学、影像学、心理学专业等没用开设免疫学实验课的学生开放;而把与“科研”相结合的研究创新性实验面向临床专业及高年级学生开放。
(2)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开放性实验教学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操作技巧传授给学生,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及兴趣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及指导教师,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变成“主动实践与思考的状态”,真正地做实验而不是参与实验,使学习更具有自主性。
(3)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种或多种实验技术,使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实验方法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内容。对于难以开设的实验项目,在校园网上开通了虚拟实验专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学习需要,自主学习相关的实验技术。通过真实与虚拟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4.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运行与管理
(1)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学生及教师在上课时应遵循“实验室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符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自觉维护实验室卫生及安全。
(2)规定明确,实施有序 由于开放性实验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开放,所以在每学期开学初,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时间及授课教师会发布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及课余时间安排的不同,自由选择喜欢的实验项目和授课教师。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免疫学知识基础。如申请上免疫学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必须已经学完或正在学习医学免疫学的课程内容;上课人数不宜过多,8-12人为宜。
5.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
为了提高学生申报参与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学校采取经考核合格后给予学分的政策,每完成8学时的开放性实验,经考核合格者给予0.5学分。针对开放性实验授课内容的特点,对于每个实验项目的考核,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免疫学实验课的考核模式,应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及反思等多个方面、多个环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1)对实验过程的考核 开放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注重最终的结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考核环节及考核方案也是不同的。比如基础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从学生的具体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等环节进行考核;在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中教师还需要对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考查;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中除了对上述环节的考查外,还需要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方案、研究方法进行调整的能力的考查。
(2)对实验结果的考核 对于实验结果的考核不应只局限于实验是否得到了预想的结果,以及实验报告是否书写的认真正确。应侧重看一看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反思。如果没有得到预想的实验结果,应怎样进行调整或改进。这是反映学生真实综合能力的一方面, 如果没有得到预想结果,但对于所得结果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以及提出了改进方案,这方面的考核也应给予满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 多层次、模块化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