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政治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道德遵循
 
更新日期:2020-06-04   来源: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就注重用和平的方式处理各国之间的关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传统战略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中国古代就注重用和平的方式处理各国之间的关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传统战略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它所强调的是在选任贤能时要注意讲究诚信,崇尚和睦。把它上升到国家层面也是一样的,国与国相处要讲求诚信与和睦。“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它提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意为只有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进而实现天下人民全部和睦相处的美好境界。儒家主张“亲仁善邻”,反对以武力处理国际关系。道家老子曾用“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来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恶果。虽然他们对政治观的阐述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反对战争,倡导“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国际关系,这给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道德遵循。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倡导的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正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息息相通。“协和万邦”放到今天来说就是通过协调各方,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让每个国家都能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中得到发展。正如习近平在访问印度时说到:“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并借用各个国家的谚语来阐述和合共生的观念,如“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等,习近平引用这些谚语来表达各国要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发展。我国所提倡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理念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诉求,得到国际肯定和认同。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方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思想在当今中国外交上的重要体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政治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道德遵循

下一篇: “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政治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道德遵循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