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更新日期:2020-06-05   来源:   浏览次数:35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李文华院士曾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问题的讲演中说到: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积累了很多有关经验。对现代的生态农业乃至

 
 李文华院士曾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问题”的讲演中说到: 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积累了很多有关经验。对现代的生态农业乃至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有很多的借鉴价值,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6]。国内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定义均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体现了“农业文化系统”的价值多样性。吴江洲、李映辉、熊礼明等主张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人文价值、观念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价值[7],其中可持续发展价值又主要包括综合效益价值、人地和谐价值、生态伦理价值,理价值以及实践借鉴价值[8]。刘启振、王思明等在《略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类型划分及评价体系》上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归纳为8大类30小类,以便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将可持续发展价值归纳于社会价值[9]。本文基于文献的总结归纳和思考,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价值总结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
1.经济价值
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价值就是其经济价值,一是指提供优质农产品,成为人们有机健康的食物来源;二是用于进行对外贸易、商品交换的主要物产来源,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得以有效运转;三是其本身具备的旅游资源价值,包括其农作技术、生产景观、人文历史等。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可实现遗产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提升;例如笔者调研的浙江湖州荻港村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的蚕桑文化、生态餐饮、传统技艺 、农耕技术、农事活动项目等旅游资源,在核心保护区外结合休闲度假旅游,提高了荻港村的经济收益,这些经济收益用于“桑基鱼塘”的进一步维护与管理。四是“农业文化遗产”自身的生态系统包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现代旅游客体对自然、农村、生态等方面的旅游需求猛烈增加,因其生物资源的物种独特性,也能为遗产地带来经济收益。以“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产经济为主要经济支柱,能带动当地的经济综合发展,提高遗产地的经济收益来源。
2、生态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基于保护传统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价值包括:一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例如水土保持、净化环境、固碳释氧、病虫害的控制等;二是生物多样性;三是指高效利用土地的空间、季节的时间并生产多样、多量农产的的生态复合农(渔、牧)业系统。
如刘某承、张丹等对传统稻田和稻田养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出稻鱼共作系统在大气调节、营养物质保持、病虫害控制等方面大大优于一般农业生态系统[10]。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即植物(包括微生物)与植物(及其他生物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来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提高种植效益,对脆弱的环境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利用桑树的林下种植空间,种植芜菁、绿豆、小豆,十分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并抑制病虫害的形成[11]。著名的红河哈尼森林—村寨—梯田—江河生态系统,自然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随着森林的截留,以溪流和泉水的方式流向村寨,供人们使用,同时流向山坡携带大量泥沙的地表径流在梯田中逐渐沉淀,因此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另一方面,村民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牲畜粪便会通过渠沟流向梯田,在梯田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最后流入河流,不仅增加了梯田的肥力和土壤的营养含量,还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形成了自净化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了动植物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曾雄生研究员曾在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中说到“农业文化遗产”中人们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品种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 同时可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及灌溉的依赖,生物多样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11]。
“农业文化遗产”中很多都是生态复合农(渔、牧)业系统,比如著名的稻鱼鸭系统就是利用了鱼、鸭、水稻的互利共生机制,互相促进生物的健康生长。江苏兴化垛田系统是集“田垛、水系、菜、鱼、林”为一体的小型农业生态圈,高效利用地形空间,不浪费任何的资源,不生产任何多余的垃圾,让各个生态系统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3、社会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主要指系统的生态智慧、人地和谐思想和社会习俗的形成、传承和传播,以及农耕(牧)技术体系的形成、示范、传承和传播等。
由于古代人交通、信息的不便,所有的智慧都与赖以生存的土地有关,每一个农业生产系统都是人与自然、田地和谐共处的佳作。例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景观,历史时期,战争和洪水同时侵蚀着这片土地,但是智慧的先民并没有放弃对这片土地的开垦,将原本战争让此地沟壑纵横,土地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的不利的条件,转化成能对抗洪水侵略的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成垛,垛上耕作,最终形成了一个集“田垛、水系、菜、鱼、林”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系统,并呈现出奇特的垛田景观。然而随着当代社会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农业文化遗产”传播的“因地制宜”、“相生相克”“人地和谐”等哲学思想被其他行业广发地借鉴与学习,例如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乡村城镇规划乃至建筑设计等。此外,体验式地旅游让更多得人接触到“农业文化遗产”,会让人们不自觉得感受并传承遗产丰富的社会习俗文化和农耕技术等。随着传统农业的智慧被大量的宣传与继承,这种生态智慧所创造的符合生态系统模式也渐渐的被现代农业,林业的种植系统模式成功的借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下一篇: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