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文明冯太后晚年对门户利益的苦心经营
 
更新日期:2020-06-08   来源:   浏览次数:43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冯氏满门显贵、隆崇备至是冯太后经营门户私利的结果。田余庆指出冯太后大致通过两种途径培育家族利益:一、利用子贵母死制度攫取权力,破坏不与外家通

 
 冯氏满门显贵、隆崇备至是冯太后经营门户私利的结果。田余庆指出冯太后大致通过两种途径培育家族利益:一、利用子贵母死制度攫取权力,破坏不与外家通问的法令,征兄熙入朝,拜官封爵尚主,冯氏家族位望始隆。二、冯太后更重在攀附与皇帝、诸王婚姻,从宫内巩固家门私利。诚如是说,褒崇懿戚本是皇帝对母后劬劳之功的酬庸,素由皇帝决策。冯太后为荣重门族,不仅让高祖承其旨以利外家,还将诸侄引入禁中抚育在侧。例如,冯诞、冯脩自幼长于宫中,由冯太后躬亲教训,还与孝文帝同受学。显然,这是冯太后为家代隆盛而提前布局,有意让冯家子与孝文帝结成亲密的私人关系。
冯太后经营门户私利引人瞩目者,当属母养皇子恂。皇子恂生于太和七年(483),生母林氏寻依旧制死。按照惯例,皇子幼无生母,则由乳母抚育。皇子恂应同样配有乳母。可是,与太武帝的乳母窦氏、文成帝的保母常氏相比,皇子恂的乳母沉寂无闻。这主要是因为冯太后将恂恒置左右,躬亲抚视,从而阻断了恂与乳母间母子情谊的产生。总之,这些事情都是冯太后在身体康健、执政能力未丧失的情况下发生的。
据《魏书·天象志》载,太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月,十三年二月,十四年的三月、四月、六月及八月,皆出现了“丧疾之祥”,史臣谓此“皆文明太后之适也”。“丧象”频繁出现,隐喻冯太后的病情反复且不断恶化,形势不容乐观。冯太后晚年病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想要牢固掌控皇帝及下一代皇储将变得愈发困难,而权力欲极强的冯太后肯定不会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现实,势必对孝文帝及皇子恂都将有所处置。
《魏书·高祖纪》载太和九年癸未,“大飨群臣于太华殿,班赐《皇诰》”。,旨在劝诫新君。《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著录了《皇诰》颁赐的背景,称:“太后以高祖富于春秋,乃作《劝诫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文多不载。”《皇诰》颁布时,孝文帝年届十八,“富于春秋”的说法是准确的。据《魏书·吕洛拔传》,吕洛拔子吕文祖供职于龙牧曹,因牧产不滋徙至武川镇,“后文祖以旧语译注《皇诰》,辞义通辨,超授阳平太守”。“旧语”指鲜卑语,文祖被徙武川本是罪身,因译注《皇诰》而得以超授,折射出冯太后对《皇诰》的重视。冯太后对孝文帝的隐忧,实质上是担心孝文帝将不利于冯氏。《魏书·高祖纪》载:“文明太后以帝聪圣,后或不利于冯氏,将谋废帝。乃于寒月,单衣闭室,绝食三朝,召咸阳王禧,将立之,元丕、穆泰、李冲固谏,乃止。”谋废之事的时间不详,但依然可以看出,冯太后废立皇帝是以符合冯门私利为标准的。
魏收编撰高祖本纪,以太和十年为分界,说明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年春正月,孝文帝服衮冕,朝飨万国。也正是从这年开始,朝廷诏册皆出自孝文帝之手。孝文帝不再优游恭己,但仍然受冯太后的监视及掣肘,不能独揽大政。《魏书·天象志》载:
十一年六月甲子,岁星昼见。十二月甲戌,又昼见。是岁,六月,又如之。岁而丽于大明,少君象也。是时,孝文有仁圣之表,而太后分权以干冒之,及帝春秋方壮,始将经纬礼俗,财成国风。故比年女君之谪屡见,而岁星浸盛,至于不可掩夺矣。
从天象来看,拓跋君权与后权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自太和十年以后,冯太后“干冒分权”与“丧疾之祥”的天象交替出现,彼此呼应,同期还屡现冯太后对门户私利的维护。这说明,冯太后在病情逐渐恶化的情况下,仍不愿放权,担心自己死后冯门顿衰。孝文帝自太和十年开始理政,以致后期,君权的扩张已是冯太后所不能阻遏的了。
冯太后晚年已不能牢固控制孝文帝,自然会将希望转移至皇子恂身上,但因病情加重,冯太后在皇子恂的抚养权转交问题上必然有所安排,以延续家族地望。《孝文幽皇后传》载:“文明太皇太后欲家世贵宠,乃简熙二女俱入掖庭,(幽皇后)时年十四。”冯太后简选冯家女入宫,实质是物色家族利益的维护者,为转交皇子恂预作准备。可事与愿违,冯家女入宫后,“其一早卒”,幽皇后虽因姿媚有宠,“未几疾病,文明太后乃遣还家为尼”。冯家女的遭遇使冯太后的筹划瞬间落空,也给皇子恂抚养权的归属带来了变化。《孝文废皇后冯氏传》称幽皇后较废皇后“前入宫掖”。《孝文幽皇后传》则称幽皇后染疾被遣还家,岁余而冯太后崩。据此推算,冯太后薨于太和十四年九月,逆推“岁余”,幽皇后出俗为尼当在太和十二或十三年。冯太后正是在幽皇后被遣还家后的“岁余”中,再次简选冯熙二女进入掖庭的。这次入宫的有冯熙之第三女,随后被册立为贵人,即孝文帝之废皇后,习称小冯后。
这里还有个问题需要阐明,冯太后前后两次为孝文帝娉纳冯家女,为何每次都是两人?两人既然同时入宫,为何前者以幽皇后为尊,后者突出废皇后,冯家另外二女却事迹无闻?这与拓跋后宫娶妇的礼制有关。据《北海王元详妃李氏墓志》,王妃李元姜的祖父是李俊,曾姑是文成元恭皇后,李元姜作为滕妾随皇姑入宫,“事皇姑以夙恭,接众滕终无殆”。[原来,拓跋后宫迎娶的妇人都有陪嫁女子,或为姊妹,或为姑姪。所以,冯家另外二女是作为幽皇后与废皇后的陪嫁而入宫的。滕妾在后宫的地位与新妇入宫后获得的位次有关,例如,皇姑李氏尊为文成帝皇后,李元姜则位列众滕之首;废皇后冯氏为后,陪嫁的妹妹则被立为左昭仪。从事后来看,幽皇后以左昭仪的身份取代废皇后,可见,滕妾在正妻出现特殊情况是,可以取代前者。由此观之,冯太后的这种安排有着深层次的政治考量,即正妻承接抚育皇子恂,日后可立为皇后,滕妾则是冯门利益的第二重保障。这就不难理解冯太后在幽皇后身染恶疾被遣,而滕妾早卒的情况下,不得不再次简选冯家二女入宫的苦衷了。
《南齐书·魏虏传》载:“初,伪太后冯氏兄昌黎王冯莎二女,大冯美而有疾,为尼,小冯为宏皇后,生伪太子询。” 潘敦指出,北朝史籍明确记载恂的生母是贞皇后林氏,《魏虏传》所载内容看似失误,其实也是准确的,因为这是当时南朝人信以为真的相对事实。冯太后很有可能将元恂交由小冯抚养,元恂自幼以小冯为母。笔者对此深有同感,这里想补充说明的是:一、南朝人实际上不审北魏后宫虚实,径以传闻著之于《魏虏传》。据《北魏冯聿墓志》,冯聿是废皇后的同产兄,魏正始三年(506)薨于洛,春秋卅有二。可知冯聿生于延兴五年(475)。废皇后若翌年出生,太和十三年入宫,则年十四。皇子恂生于太和七年,废皇后入宫时年仅七岁,两人相差约七岁,不可能存在血缘意义上的母子关系。二、根据小冯入宫的背景判断,小冯实际上并不是冯太后转交抚养权的最先人选,幽皇后正因染疾被遣而错失了母养皇储的机会,若非染疾,抚育皇子恂的当是幽皇后而非废皇后。
北魏后宫素无嫡庶之分而重次第之别,幽皇后前入掖庭,故位次要高于废皇后。幽皇后被遣还家为尼,孝文帝犹存留念,两人的婚姻关系亦未解除,仍有夫妻之名。值得留意的是,冯太后晚年病重时筹划转交皇子恂的抚养权,首先属意者正是幽皇后,无奈下才迎小冯入宫,去世前托以皇子恂。幽皇后虽出俗在家,闻知宫内的这些情况,想必既不甘心,更怨恨小冯乘人之危。待冯太后去世,幽皇后意识到夺回皇子恂的时机已经成熟。田余庆据《魏书·天象志》所载孝文帝守丧期间出现的“女君之象”,指出幽皇后与废皇后都有活动,只是具体情节不得而详。重新审视《天象志》的材料,令人困惑的是:太和十七年正月以后,不再出现关涉女主的天象,意味着幽皇后与废皇后的斗争暂告消停,这究竟是何缘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明冯太后晚年对门户利益的苦心经营

下一篇: 文明冯太后晚年对门户利益的苦心经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