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苏州大学播音主持卓越人才培养实践
 
更新日期:2020-06-10   来源:   浏览次数:1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德育培养新模式播音员、主持人是在话筒与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新闻工作者,是广播电视传播中关键的一环,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

 
 1.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德育培养新模式
播音员、主持人是在话筒与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新闻工作者,是广播电视传播中关键的一环,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打造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德育新模式。开设播音主持导论课程,加强国情教育,引导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播音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
1.1课程与培养方案改革。作为办学特色的保障,该专业在课程设置规划上,除了开设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等专业训练课程之外,还应调整了实践教学的课程比重,实施了严谨的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1.2实行双师型授课方式。多门课程实行了双师型的授课方式,将三十名学生分为三个小班,由苏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与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共同任课的授课方式,有针对性的使课程从理论与实践完成结合,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1.3以赛带练的授课方式。以教育部主办的中华经典诵大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教育部主办的齐越朗诵艺术节为契机,通过比赛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老师采取线上线下的辅导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通过比赛带动专业练习的热情,在近几年的赛事成绩以及教学成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迈向一流播音主持专业新目标
主动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打造线上线下语言传播和语言传播专业课程如诵读指导微课程,加快培养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要继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全媒体+外语+语言传播”课程体系,继续打造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地市级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等专家的跨界融合、跨校融合、跨级别融合的教学团队,加强教研室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苏州大学综合类院校的特点,确立区别于艺术类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元的课程选择机制和丰富的学科氛围。为学生提供涉足多学科领域的学习空间和服务,提升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人才培养视域开阔,结合人才市场需求,有效培养符合当代媒介生态的传媒人才。打造一流师资团队,丰富规范专业课程,进一步打造一流学科。

3.在部校共建的支持下创建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以苏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与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主持人为核心打造的“双师型”教学培养方式,专业教师与业界专家共同分组指导,引导学生,践行培养。在部校共建的支持下,与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看苏州”等媒体合作,共同培养未来从事播音主持事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具备采、编、播一体化的综合型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和播音主持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苏州大学播音主持卓越人才培养实践

下一篇: 苏州大学播音主持卓越人才培养实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