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的父亲是一位木匠,也是意大利反抗法西斯抵抗运动“正义与自由”的成员,因反抗墨索里尼暴政而被捕。她的大伯布鲁诺是一名记者,一定程度上给予她新闻工作方面的知识,成为她最早的导师之一。除了家庭影响,实践方面的历练也对法拉奇日后的新闻采写风格有深远影响。1945年进入《意大利中部晨报》后,16岁的法拉奇经常遭到专栏作家组的愚弄,年轻的她希望别人严肃对待自己,而这要从严肃对待自己的作品开始。在《意大利中部晨报》的5年工作历练,法拉奇的文学天性崭露头角,逐渐形成自己的新闻采写风格,先后担任《欧洲人》、《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晚邮报》记者。法拉奇开创了一种新的采访方式,为后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话语,也为当今新闻从业者提供新的启示。
1.采访前细致入微的准备
“新闻是非凡、可怕的特权。意识到这一点, 肯定会让你一次次地觉得自己无力胜任。当我碰上重大事件或者大人物时, 我会感到痛苦, 担心自己的眼睛看不过来、耳朵听不过来、脑子理解不了那隐藏在历史丛林中的虫子。”⑤法拉奇曾在其著作《风云人物采访记》的序言中如是说,可见当意义非凡的采访工作摆在面前时,经验丰富的法拉奇也并非采访过程中那样看起来有条不紊。但法拉奇并非一种消极的无为,相反,她极其重视并珍惜与重要人物的对话,而其前期准备工作更是非常细致认真。在采访之前,她会广泛阅读材料,详细研究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做好笔记⑥。此外,法拉奇还会深入研究采访对象的性格特征,从而设计一种最适合受访对象的采访风格与方式。反观目前一些新闻从业者,简单设计采访提纲,问题没有针对性,一旦遭遇突发情况便束手无策进而白白浪费采访机会,法拉奇采访前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则是对当下新闻从业者瞄准“新闻专业主义”的最好的示范。
2. 形成自己鲜明的采访风格:语言犀利,轰炸式盘问
回顾法拉奇的新闻工作经历,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法拉奇在新闻采写工作中持有平等观念,彰显人性关怀。在她看来,无论受访对象是怎样的风云人物,在采访过程中,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正是这种平等姿态使得法拉奇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不卑不亢,甚至可以说是占据主动的一方,这一点在其采访过程中犀利的提问语言,轰炸式盘问以及争论式对话可以得到很好体现。这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莫过于法拉奇1980年8月21日和23日对邓小平同志采访的提问。
在这次采访中,法拉奇所提问的内容,大多涉及当时我国的敏感议题,法拉奇非但不回避,反而采取单刀直入的提问方式,有些提问所设置的回答甚至呈现“非黑即白”的绝对性,不可言之不犀利。示例中的第三问,法拉奇先反驳邓小平的回答,打破邓小平回答的统一覆盖性,进而连续提出两个问题,这样轰炸式连环套式的盘问通常会使受访者难以招架,若非邓小平沉稳应对,恐怕很少有人能如鱼得水恰到好处地回答法拉奇的提问。
3.注重采访技巧的运用:迂回式提问,连环套式步步为营
并非所有的采访对象都会在采访过程中态度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法拉奇只是以其犀利的风格逼问重要人物而获得所需的内容,当然很难获得如今的赞誉。如何从不愿多谈,甚至拒绝回答的受访对象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信息,法拉奇在这一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能力。基辛格在美国有尼克松总统的智囊、谋士的赞誉,又有风流倜傥的传闻,他计谋多端,行动诡秘,堪称西方的一尊神秘的大佛⑦。 在对基辛格关于越南问题的采访中,法拉奇首先采取自己擅长的咄咄逼人的犀利提问方式,但基辛格很直接地躲开了回答,法拉奇进一步具体提问,逼近基辛格,但基辛格再一次躲开了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设若法拉奇坚持强硬式逼问,可以设想基辛格也将一次次多开提问,这样就陷入了无意义而浪费采访时间的死循环。然而,法拉奇在第三问时很灵活地做出改变,改道迂回,将之前提问时鲜明的二人对比变为对某一方的心里接受程度,基辛格终于做出回答,其对黎德寿的态度可见一斑。回顾当下,部分记者缺乏及时转变采访思路的意识,将“一条路走到黑”理解成自己执着的体现,事实上却只能是无意义地浪费时间,这也是为何当下屡屡爆出“缺心眼记者”的深层原因。
4.个人意识凸显:采访中带入情感、摆明立场
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达立场是普遍的,2019年8月13日,《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在香港遭暴徒非法拘禁与殴打,面对暴徒推撞、威吓,他喊出一句:“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很明显这即是一种立场的表达。“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合理的倾向不仅是媒体的职责和义务,也是社会的要求,广大收受者的需要”⑧,可见通过表达合理的倾向性来引导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是对新闻传播引导社会舆论基本功能的实现,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