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能力由阿玛蒂亚·森在对传统发展观和贫困观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森认为一个人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是指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功能性活动的种类很多,包括有足够的营养、避免疾病等初级的要求到参与社区生活和拥有自尊等高级的要求。可行能力是一种自由,也是实现各种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通过森“可行能力”这一视角,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一种“功能性活动”,需要“可行能力”这一实质自由才能达成。具体来讲,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可行能力”可以理解为有效的获取和利用资源、机会并转换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能力。再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能更好的解决是因为其“可行能力”的匮乏或者被剥夺。
虽然森对“可行能力”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却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且完整的能力清单。因此,将“可行能力”具体化是必要的,这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真正落地与开展,因为留守儿童需要具备相应的具体的能力才能实现其功能性活动的目标。但是森提出了“工具性自由”,其中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增进人的可行能力和实质自由的公共政策一般可以通过促进这些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工具性自由而发挥作用。在可行能力的概念下,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能力”构建也应突出工具性意义,即一切能力建设皆为了教育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把留守儿童的能力视为体能、技能与智能三者的有机统一。其中“体能”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状况;“技能”指的是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智能”包括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