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开展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精准帮扶,不论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思想指导行动,从而行之有效地推进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
(一)精准帮扶是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公平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教育公平则是公平正义的重要构成内容。出身农村,受困于家庭经济情况而产生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群体,需要高等学校的帮扶措施,来弥补其“先天不足”,使同在大学里的学生群体,拥有同样的发展空间与可期未来。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帮扶措施是否真的执行到位,接受对象是否有所裨益,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有甚者,一些冒领、冒用帮扶措施的学生,反而有损教育公平。让真正需要的人,获得其所需要的帮扶,实现全面发展,正是精准帮扶的意义所在。
(二)精准帮扶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发展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农村贫困大学生,正是高等学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解决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发展问题,才真正实现了高等学校的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原有的粗放式、机械式的帮扶政策,流于形式,效果不充分不全面,已经丧失了帮扶政策的初衷。而精准帮扶,正是从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聚焦到个体,以个体需要为归旨,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等学校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精准帮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农村贫困大学生是乡村的一份子,来自于乡村,更是乡村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帮助农村大学生实现了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帮扶,也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消除“隔代贫穷”,是精准扶贫的要求,希望就在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身上。高等学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不只是在智力支持与产业扶助上,更在于对出身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的精准帮扶上。让农村贫困大学生率先脱贫,再反哺农村,更有助于乡村的真正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