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更新日期:2020-06-22   来源:   浏览次数:2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开放性,由于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政校企联合培养,提倡工学结合

 
 (一) 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开放性,“由于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政校企联合培养,提倡工学结合,更加开放包容,导致了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本身以及所处的环境是开放的。”企业的文化、社会中的人情世故等都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二是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低,社会地位不高,生源质量不高,生源范围有限,就业、考研等受歧视。这种环境下,生存是每个民办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他们会对能够迅速提高竞争力的招生宣传、基础设施、师资、就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势必减少。

(二) 政策环境的缺失

教育部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和相关的措施,为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政策并没有明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的地位。一是在财政政策上,民办高校资金主要依靠私人和企业投资,利用社会力量办公益教育事业,按市场规律经营运作,自负盈亏,具有营利性和公益性双重性质。由于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民办高校会把营利性放在首位,其次才能兼顾公益性。二是招生政策,在高考录取批次中,公办学校首先择优录取,剩下生源留给民办高校录取,造成生源质量不高。

因此,“民办高校不能像公办高校那样办学,而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要注重成本核算,要像企业那样经营教育事业才能成功。”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能够迅速增强学校竞争力,彰显学校实力的专业课程建设和学校硬件的提高上,而不是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和收益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这些不公平的政策环境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校内环境运行不畅

首先是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环境。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党委领导学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民办高校党组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实际表现为责任主体,理(董)事会才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的领导主体,党委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监督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正确政治方向”。但是由于董(理)事会掌握着人、事、财大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开展、如何开展都要由他们决定,党组织处于弱势甚至是附属地位,监督作用无法发挥。

其次是校内人文环境,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能够极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集大学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等于一体的融洽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使人与人之间达到心理相容,使每一个个体能动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升整体的素质和修养。而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的塑造是一个长期沉淀的过程和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民办高校成立时间短,资金短缺,制度建设不完善,文化底蕴薄,与公办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差距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良好人文环境的有力支撑。

(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网络环境建设滞后

互联网的普及虽然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要机遇,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是互联网诸多的消极作用也影响着民办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也受到严重冲击,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建提出严峻挑战。一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网络环境相对比较自由,大学生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信息,但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并以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时刻腐蚀大学生的头脑。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很容易上当受骗,走向歧途。二是民办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网络系统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对民办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使其对互联网的投入偏少,网络环境建设滞后,无法发挥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