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意蕴
 
更新日期:2020-07-03   来源:   浏览次数:21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智力因素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至关重要,但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才能避免人才畸形。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改

 
 (一)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智力因素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至关重要,但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才能避免“人才畸形”。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具体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1]人工智能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人工智能教育下,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了解更多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智能化的技术又极大地增强了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增强学生兴趣,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和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使学生由最初对学习的感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强烈动机,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教育有利于促进个体身心合一,既满足具身认知的要求,又能促进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具身认知主张认知、思维、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因此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为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高校课程改革,课程中实时跟踪学生学习动态,获取学生学习信息,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还可以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更加关注个体需要,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及时更新的、个性化推荐的知识,进而开展独立学习,借助智能化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独立性格,锻炼坚强意志。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培养的是高质量、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是仅拥有片面性知识的个体,人工智能利用其优势促进学生不断完善和发展非智力因素,最终有利于塑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
(二)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人工智能+教育”是现代教育追求的一种取向,与传统教育不同,人工智能可以从技术层面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传统教育受制于软硬件设施的水平,将学生作为工业产品进行流水线式输出,更多追求的是程序化教育。当前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整合与优化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大便利。同时,作为技术支撑的人工智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具有储量大、传输准确、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根据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智能化内容,因此更易实现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目标。以智能化时代提倡的智慧学习为例,其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智慧,二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与方法也要体现智慧理念[3]。在智慧学习过程中,智能化技术汇总整理课堂学习的大数据信息,教师可以掌握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与表现,合理进行课堂和教学的监测和调控,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体现精熟教育的理念,既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据某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显示,到2021年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率将增加47.5%,将创建更加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自适应学习技术。坚持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有利于更新教育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更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高质量人才,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三)凸显学校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从国家、社会和行业需求出发,由需求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以往自下而上的培养模式,着重自上而下推演式创新,更加凸显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智业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单一知识型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亟需培养跨学科和交叉型人才。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高效集成学习资料,加速优质资源拓展,突破时空界限,满足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需求。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了深度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必要的资源、工具、手段等达到培养高级深层认知能力,同时具备创造新知识和新产品的能力。个体在步入社会后易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学校教育实现了无障碍式知识共享和更新,通过人机交互的学习体验,师生充分交流,学生自主讨论问题,实现了站在科技巨人肩膀上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起着重要作用,课堂上的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根据某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师生或生生交流,从传统课堂的有限交流到信息化下的自由交流,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学生在翻转课堂形式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加凸显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意蕴

下一篇: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意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