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并置本土研究和国际研究的研学主题
 
更新日期:2020-07-16   来源:   浏览次数:1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由于海峡两岸交流受阻、殷墟学者退出历史舞台、台湾学者完成训练、本土材料日益累积等原因,无论是从研究文章的数量抑或相关研究者的比例观之,台湾考

 
 由于海峡两岸交流受阻、殷墟学者退出历史舞台、台湾学者完成训练、本土材料日益累积等原因,无论是从研究文章的数量抑或相关研究者的比例观之,台湾考古学研究70年代之后渐渐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深切地影响了之后台湾考古整体的学科发展和教育形态。1974年台大考古人类系首度由宋文熏开设“台湾考古”课程,传承70之前累积的台湾考古成果 ,到1990年代,台湾“本岛的考古已不但是主流而且逐渐成为唯一的研究对象”。这一方面既与台湾考古累积材料逐渐丰富有关,也受到国外考古学界对太平洋、东南亚和台湾史前新认识的影响。另一方面台湾考古的研究兴盛,背后有更大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吻合当时整体的学术氛围,1987年“解严”后,台湾整体社会氛围转变,随着国民党对学术界的箝制逐渐松绑,本土化研究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80年代末期包括社会科学和历史学在内,学界集体掀起一股探讨台湾本土的热潮,包括史学界、社会科学以及考古都关注台湾本岛。
学者对岛内考古认识的逐渐增加,也反映在台湾考古在高校开设课程的内容与比例上。如今台湾考古学教育已经建立起史前史的序列,成为台湾考古学学生最基础的知识结构谱系。而在史前分区域的考古学研究的教学中,清大的教师业已细化至开设“台湾西南部史前文化专题研究”的课程。台大5位考古学专任教师中,仅1位老师以研究大陆地区考古为方向,台湾考古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体。而教育内容和主题更直接影响下一代高校学生的研究兴趣。统计2010到2019年的硕博士论文,显示在27篇考古的论文中,26篇几乎都以台湾考古为主。
关注本土性研究和教育主题,实际上也是置于人类学模式中的。虽然台湾已经着手培养原住民的人类学者和考古学者,但从事台湾考古学研究的绝对主流是汉人,与大陆考古学带有浓厚追溯中华文明渊源的学科使命相较,台湾考古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他者”,而非“共同的祖先”, 纵使在地理学意义内的“本土”,仍是对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是一种人类学的异文化视角。
当研究重心从中原考古偏向转向台湾自身史前史之后,史前时代与台湾互动关系密切的区域,也被纳入讨论。事实上由于台湾岛独特的地理位置,考古学研究离不开与其他地区交流的议题。对于台湾和大陆东南沿海、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最早从日殖时代就受到学者的注意,但到90年代台湾和太平洋西南区关系逐渐密切,加上世界考古学界对Peter Bellwood等学者所提出南岛语族“出台湾说”(Out-of-Taiwan theory)的关注,使得台湾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古界的交流又渐渐“成为话题” ,海陆间的人群流动、贸易网络和文化交流,例如早期农作物的传播、南岛语族的迁徙、史前东南亚地区交换网络等等成为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关注的议题。有关台湾周边区域知识的教学在考古教育中也逐步扮演重要的角色。台大近年开设的课程,如包括“东南亚考古”、“大洋洲考古”和“琉球考古”等课程,算是实践了张光直“不但要教中国考古学的课程,而且……增加日本考古学、东南亚考古学,与大洋洲考古学的课程”的教学远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并置本土研究和国际研究的研学主题

下一篇: 并置本土研究和国际研究的研学主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