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角色的构建步骤至今没有统一,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下四种构建方法理论:(1)艾伦·库伯(Alan Cooper)[2]的“七步用户角色法”:根据角色对访谈对象分组、找出行为变量、将访谈主体和行为变量对应起来、找出重要的行为模型、综合各种特征阐明目标、检查完整性和冗余、指定人物模型类型、进一步描述特性和行为;(2)琳恩·尼尔森(Lene NieIsen)[4]的“十步人物角色法”,这个过程包括:发现用户、建立假设、调研、发现共同模式、构造虚构角色、定义场景、复核与买进、知识的散布、创建情景、持续的发展。;(3)约翰·普鲁特(John Pruitt)和塔玛拉·阿德林(Tamara Adlin)[5]提出的用户角色生命周期理论(Persona Lifecycle),将用户角色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模拟了与人类的出生和生长:计划角色、创建角色、角色推出与交流、使用角色、角色的再使用。(4)史蒂夫·莫尔德(Steve Mulder)[6]提出三步用户角色构建方法,即用户研究、生成细分的用户角色、使用户角色真实可信三大步。从获取和分析数据的手段与步骤角度来考量,莫尔德所提出的构建方法实际上是对前三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将几种方法进行归纳,用户角色的一个概括构建过程可以表达为:调研、发现模式、人物丰富、角色成型、场景构想、投入使用。在人物丰富、角色成型、场景构想阶段就需要添加和使用大量的角色要素,由此可以发现,角色要素对于前期调研和后期的投入使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设计前期来说,明晰的要素构成能够指导调研,使得调研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条理性;对于设计方案和产出阶段来说,适当合宜的要素构成能够让调研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用,更好地指导设计。因此用户角色要素的研究是优化用户角色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