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劳动力向城镇化流入的现象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发达地域、欠发达地区以及贫困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成为了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因素。在抱以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憧憬下,以及城乡之间不平衡的劳动收益造成的经济势差刺激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成为普遍现象。尽管外出务工对劳动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提升带来良性提升,但是面对城市快捷的生活节拍以及追求时效的工作节奏,“慢工出细活”的民族手工艺的制作和传承的态势日渐式微。
(二)民族地区语言限制文化交流
经过调研发现,民族地区能够用普通话进行无障碍交流的家庭,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家庭成员也较多;但是相对于村寨里的老龄人口,由于缺乏应用的环境和需求,基本保留了日常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习惯,通常情况下基本不能使用标准普通话,因此手中的传统技艺在制作、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都无法使用普通话进行展示和介绍。
(三)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生态环境的转变
随着传统手工劳作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机器制造的转变,农村工艺品生产力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滋生和孕育文化的环境受到了改变,加之城市扩张、房屋拆迁改造、撤并乡村的挤压等,村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方式的瓦解加速了传统工艺行业的瓦解。一方面社会变革提升生产效率,缩小城乡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文化生态环境的转变带来主体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也瓦解了手工艺文化的载体。
(三)传统手工艺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社会上许多传统手工技艺以师徒制、家族式进行工艺传承,规模多以个体作坊的方式运行,缺乏规范、系统、有效的管理。此外,部分家庭手工作坊产品因缺少严格的质量标准,从式样到质量上都达不到规范的标准,因而缺乏有利的市场价格优势。
(四)手工技艺传承者对传统手艺的创新能力不足
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也说明科技创新对推动生产力的重要性。当前乡村手工技艺传承者的创新能力尚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思认识不明确:手工技艺传承者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惯用于传统解决方式,与创新思维中要进行调研、分析、论证、实验、再分析的工作方法以及求同、求异、求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相矛盾。二是研究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革新、内涵升华的基础。三是创新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是主体缺乏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是地方调控不充分,技术指导也不到位。四是手工技艺传承者自身不足:信息获取的渠道有限,加上自身学习和整合知识的意识不足,习惯采取传统方式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导致技术革新不够,文化创意缺乏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