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贫困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认识,贫困标准作为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标,它的涵义和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贫困研究采用经济福利、个人能力以及社会排斥三个宽泛的定义和衡量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减贫事业的推进,贫困标准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先后出现了收入标准、人类发展指数(HDI)和多维贫困指数(MPI)三种。
(一)收入标准
收入标准通常利用收入或者消费支出指标来衡量贫困程度和识别贫困人口,英国和美国是率先使用收入标准的国家。收入标准分为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其中绝对贫困标准是最早使用的贫困标准,该标准以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出发点来衡量贫困,1901年,英国学者Rowntree按照“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所对应的货币预算首次对贫困线进行了测算。20世纪70年代,面对逐渐拉大的收入差距,根据家庭收入的中位数来确定的相对贫困标准被英美等西方国家广泛使用。1990年,世界银行公布了“1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并在2008年调整为“1天1.25美元”, 2015年,世界银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上调至1.9美元,该标准被称为极端贫困标准线,旨在满足贫困人口基本的温饱水平。我国的收入贫困标准在1978年、2008年和2011年进行了三次调整,分别对应的收入水平为每人每年100元、865元和2300元。
(二)人类发展指数
减贫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该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反映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状态的综合性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了三个基本维度,分别是生活能力、健康状况和教育水平,每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分别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NI)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考虑到每个维度的分布具有不平等性,调整后的人类发展指数用 IHDI 表示。人类发展指数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标准,分别为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0.0800-1)、高人类发展水平(0.0700-0.0799)、中等人类发展水平 (0.550-0.699)和低人类发展水平(0-0.550)。2018年,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52,全球排名第86位,处在高人类发展水平阶段。
(三)多维贫困指数
随着贫困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贫困的关注逐渐转向多维贫困。多维贫困指数(MPI)基于阿玛蒂亚·森提出的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反映个人或家庭被剥夺的状况。MPI包括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和营养状况、受教育程度、饮用水、电等10个指标,其值的大小能够反映个人或家庭面临的贫困程度的高低。在多维贫困指数的测量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双界线方法(AF)。MPI将更多的因素纳入贫困的测算范围,相比单一的收入标准而言,能够更为准确的衡量贫困的程度。2010年,联合国首次发布了各国的多维贫困指数,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2019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为0.016,处在多维贫困中的人口数量为5368.8万人。
对比发现,三种贫困标准各有优缺点,第一,收入是贫困人口最关注的指标之一,收入标准测算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而且数据搜集成本较低,能够直观地反映贫困状况和扶贫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用来衡量贫困的重要标准,但是收入标准不能全面反映贫困的真实状况,忽略了更深层次的致贫因素,比如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贫困,当扶贫工作进入一定阶段后,收入标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二,人类发展指数是对收入标准的重要补充,除了收入因素以外,还增加了教育和健康两个指标,将更多的致贫因素纳入测算指标之中,丰富了贫困标准的内涵,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贫困程度。但在实际测算中,人类发展指数各维度的权重的赋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缺少各维度对贫困程度的贡献率的测算。第三,多维贫困指数包含的维度更广,能够识别微观个体的贫困状况和各个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程度,反映的贫困程度和致贫因素更为细致和全面,将做饭用燃料、饮用水和卫生设施和耐用消费品纳入贫困测量范围,能够反映贫困人口被剥夺的状况。但是由于多维贫困指数包含的指标较多,各维度之间的权重设置和数据的获取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和时效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