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有关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分类管理模式研究
 
更新日期:2022-10-28   来源:   浏览次数:37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更好的满足我国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和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让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得到推动,传统以来的学术型人才模式培养方式逐步被应用型人才模式培养的方向转变,我国2010年,第27次学位委员会批准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等十多种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方案,确定我国设置相应专业学位,如药学硕士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更好的满足我国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和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让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得到推动,传统以来的学术型人才模式培养方式逐步被应用型人才模式培养的方向转变,我国2010年,第27次学位委员会批准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等十多种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方案,确定我国设置相应专业学位,如药学硕士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面向监管、使用、流通、生产、技术转化等领域,培养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能更好掌握有关学科和药学专业知识,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型和高层次药学人才。具体报告如下:

1. 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关键之一则为课程设置,针对各专业和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具备的要求不同,需在原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调整和优化。在确保学生可获取到系统且完整的药学专业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评价和合理使用各药物的能力起强化作用。因此,可在保证学生获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上,可适当性调整部分课程,若在药剂学有关知识教学中,可将涉及到的有关化学、物理、生理等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并讲授,可不在进行独立的生理学、物理学课程[1]。另外,针对细胞培养课程,安排授课时间上,可尽量让学生接触到有关实验实际操作后,可一般参观实验室各设备,一边讲解有关理论知识,此种教学方式作用明显,且和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相符合。

另外,可将应用型的药学课程给予适当性增加,将有关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强化各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为此后从事研发药物服务各工作奠定一定基础,并培养各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能动性。可在课程中加强讲解《新药注册与新药研究指导原则解读》中所提及到的有关新药注册的法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注册有关部门等,让学生明确注册知识有关框架内容,把实际和理论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从需求出发,联合实际经验和学生进行探讨,研发新药的方法、过程、思路等[2]。此课程教学重点则需放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让学生医药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并让学生可更好的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各项需求,增加学生竞争性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实践着重点放在提升综合素质上。

2. 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文献检索的培养

文献检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要求学生使用各检索软件或工具来查找各自所需资料的技能,更为重要的为培养学生开发利用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3]。因此,对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并理解文献阅读、检索和试验设计、实施之间的关系。如所有试验课程题目都由教师来布置,设计方式可由学生自行进行,可由教师指导完成。

3. 优化建设师资队伍

专业设置是否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不仅仅需导师在相关学术研究上存在高水平,同时,还需经验丰富,并熟悉相关市场状况的高级人员进行辅助指导。针对专业学位开设基础为科学学位的来说,师资队伍上,一般来说,后者属于短板。如何在新药研发上将经验丰富的有关专家引入到管理中,参与指导学生培养模式,并和有关企业研发工作人员进行合作,建设从学术至研发的师资队伍,此则为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管理模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4]。同时,建设师资队伍也是设置专业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药学院已具备学术方面存在能力较强的导致,并且,会聘请在研发新药上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和专家进行指导,和国内著名的安全药物评价机构签订实践基地合同或协议,如天津药物研究院安评中心等,以加强研发新药的各项实践能力[5]

4. 建立药学实践教学单位

可和多家研究院或药厂之间长期建立药学教学实践合作关系,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必须进行10个月左右的实践活动,将实验室实际操作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两者结合起来,并将理论知识进行强化,为之后真正使用时奠定结实的基础[6]。学校和有关研究院或药厂进行合作,在培养硕士专业学位学生上存在较大有利作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升学生参与生产转化和科技研究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两者之间的沟通存在有利作用。

 

上一篇: 有关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分类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 有关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分类管理模式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