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虚拟货币产生的历史动因及其本质
 
更新日期:2020-07-30   来源:   浏览次数:2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货币是人们日常经济活动中接触最为广泛的事物,货币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之中,货币对于商品所具有的无限购买力还使其成

 
  货币是人们日常经济活动中接触最为广泛的事物,货币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之中,货币对于商品所具有的无限购买力还使其成为流动性资产,发挥着“藏富”、“应兑”职能。货币经过漫长的人类经济历史,从实物、金属货币、纸币逐步演变为如今的虚拟货币,其外在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理解虚拟货币产生的历史动因及实质,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思想武器”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一)市场、生产力与虚拟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就以唯物史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和货币进行了深入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基石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理解货币现象的“钥匙”。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与其他商品进行等价交换才可以实现,劳动者劳动凝结而成的价值通过商品交易转化为交换价值的客观现实使得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产生了矛盾,为催生货币提供土壤。
商品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细胞”,其价值是抽象、难以估量的,然而货币却可以作为商品价值交换的可见“量尺”。这一现象引发了马克思对货币的研究工作,他以唯物史分析方法为工具解释了商品从简单价值形式演化为货币形式的整个过程,最终说明了货币作为抽象社会劳动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逻辑下货币的出现需要两个条件。首先是分工的不断细化,马克思在论述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态变化时已包含了分工条件,这与斯密所强调的分工提升专业化程度最终影响财富积累的逻辑是一致的[1]。社会化分工提升了单位劳动支出的边际产值,分工的细化又跟生产力进步后人类需求的多样化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人们对商品日益增加的而需求使得交易变得更为重要和普遍。其次是市场的作用,既然人类多元化需求需要商品交易来得到满足,必然需要一个物理性的场所来实现各类商品之间的普遍交易,于是市场产生了,市场为货币使用提供了空间载体。生产力的向前力量和市场的承载性共同为货币提供了物质基础。
商品与商品之间直接进行交换产生的交易成本也是货币产生的解释变量之一,货币作为一种中介工具在降低商品交易的交易成本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一般等价形式对于交易的便利性毋庸置疑。货币在交易中扮演着价值尺度的作用,进而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呈现出了“价值二象性”。由于生产力快速发展,现实经济活动对货币需求增加而金属货币生产不足,激发了金属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内在矛盾,并催生了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表现载体与具体价值形式的分离。为了交易便利货币由此开始虚拟化,逐步成为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纸币完全体现了货币的社会属性,其购买力取决于国家信用、货币政策的稳定和民众的普遍接受程度。
作为生产力进步产物的虚拟货币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分析框架。人类社会生产力已经经历了蒸汽革命和电气革命的两次巨大飞跃,现阶段正处于信息革命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被广泛的用于生产、流通领域,为虚拟货币提供了技术“土壤”。随着市场经济向前发展,人类的需求从实物商品向精神层面演进,商品的形态也逐步虚拟化,市场也由物理空间意义的场所变为虚拟互联网交易平台,虚拟化的商品和市场交易需要虚拟货币作为载体。 可见,无论是在马克思所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还是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的发展仍然是虚拟货币产生的本质动因。
(二)虚拟货币的本质:物质世界背后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中的货币不仅仅是交易中介、价值尺度,更是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基本元素,所有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生产、交易、占有、处置、分配都需要借助货币完成。当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货币社会价值属性就愈加强烈,似乎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货币展开。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由于货币无限的购买力改变了物物关系下形成的“拜物教”形态,货币代替商品成为财富的象征。我们依然用马克思主义的手法去揭开“货币拜物教”的面纱,货币的本质就表现为不同经济体制、不同行业产业、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生产关系。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说过“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2],既然货币的背后是社会关系,那么虚拟货币的本质就非常好理解了,虚拟货币无论运用何种物理技术也只是货币形态的变化,而货币形态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货币通过生产力由人们社会分工协作的生产关系中内生而出,脱离了生产关系的货币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虚拟货币产生的历史动因及其本质

下一篇: 虚拟货币产生的历史动因及其本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